太極宮中,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兩人正在商議國事。

李世民道:“經查明,無忌與裴矩有些關係,但事關不大,我已讓他自我反省,並罰奉一年!”

果然被李承乾給猜對了,那長孫無忌與裴矩還有些關係,就在前一段時間,整個朝廷再次震動,有許多官員因為青樓一事,受到了牽扯,一些情節輕者,李世民也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過了,畢竟國家是一個大機器,少了這些人,還真不好運轉,況且是小罪,警告一下就罷了。

而另一些

“陛下儘管處理,就算他是我哥哥也是如此,希望陛下不要徇私,秉公而行!以服民心!”

對於這個哥哥,長孫皇后無感,特別是他處處針對李承乾的時候,讓長孫皇后十分不解。

“那便是好!我是和你知會一下!”

李世民還是十分照顧長孫皇后的心情的,畢竟這是她哥哥。

長孫皇后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說太多,於是話鋒一轉說道:

“二哥,關於官員不準上青樓,不準行商之令一下,我朝文武百官近來上朝精神備嘉,二哥真是英明!”

前一段時間,李世民釋出了一條命令,一切官員,禁上青樓,不可經商,一旦發現,輕則鞭打,重則貶官流放!

“觀音婢,這其中也有你的功勞!這普天之下,恐怕沒有人比你更瞭解朕了!”

這其中還有長孫皇后的提議,一切也果然如李承乾所想的一樣,李世民自然會處理好這些事情。

長孫皇后不敢好功,她都到這份上了,有多的功勞也是無用,反而說道:

“二哥,其實高明的功勞也是不小,特別是他提起的高俸養廉,我覺得可行,雖然在財政壓力上會加重一些,但卻可以避免一些貪官誤入歧途。”

這是李承乾前一段時間提起的,提高俸祿,讓官員們有錢,另一方面卻要採取鐵腕手段,以求減至最低。

“高俸養廉,這一點還要商榷才行。”

作為一國之主,李世民想得可能更多,他要衡量一下才行。

“那也是,凡事要再三斟酌才是,不可爭於一時。對了,我讓人從安樂坊中帶了這件東西。我覺得好看,便拿來與陛下一看。”

此時在兩人面前出現了一件陶瓷品,這陶瓷品的造型就是現代的紅酒瓶,上面還有一個軟木塞子。

這造型對於古代而言,相對新奇,簡直可以當成一件藝術品來處理。

“這是何物?”

李世民打量著這瓶酒子,看不出個所以然。

“這是我讓孫錢從安樂坊中帶回來的東西,聽說最近安樂坊已經在慢慢的轉變之中,”

“喔?孫錢,他不是在幫高明管理安樂坊嗎?”

“是的,我也是那天正好發現有這種東西,於是便託他帶了幾個回來,若是插花,噹噹擺設亦是不錯看。”

李世民一納悶,畢竟這東西從安樂坊而來,又是孫錢帶的,便想到了會不會和李承乾有關。於是全道:“宣孫錢”

片刻之後,那孫錢便到了太極宮中。

“孫錢參見陛下、皇后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