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旻帶著柏嶸,跟周曉姍女士這一小群人到了“雨雲”計算中心附近的一家雲南菜餐館。雲南菜在北京談不上有多流行,這大概是為了照顧工程師的口味。

不過隨後在飯桌上,祁旻就瞭解到,於慶龍工程師並不是雲南人而是山西人,他只是由於原先就在中科院系統工作,因為雲南的課題組開了公司,才跳槽到那邊兒當儀器裝置方面的專家。

當然,不管是哪兒的人,也都能吃雲南菜。只不過由於飯桌上有“外人”,祁旻吃飯的時候也顯得有些侷促,就使得作為她跟班兒的柏嶸更為惶恐。

作為本科階段的男生,柏嶸原本的飯量不小,但看著他老闆都在那兒“精雕細琢”,也就不敢放開了夾菜,一勺菠蘿飯都吃了快二十分鐘。

飯桌上基本上只有周曉姍女士在和工程師聊實驗上的事兒,甚至連年輕些的銷售經理都不搭話。周曉姍女士帶來的高個兒小夥子原來是她實驗室的管理員,因為“輩分”擺在那兒,此時也只是默默吃菜。祁旻本來就不習慣這種場合,只有周曉姍女士叫到她才應兩句。

飯吃到一半兒,祁旻就藉口去洗手間先溜出來了一會兒。

躲進洗手間裡,她開啟手機發現柯櫟在微信上問了一句:“來看實驗室的就是你們請的做食蟹猴的人?”

祁旻按道:“是啊,怎麼了?”

“實驗還沒做呢,這架子倒挺大的。”柯櫟回覆道。

祁旻給他打過去一個微信電話,柯櫟接起來問道:“有什麼要幫忙的?”

“沒……我就是想,”祁旻猶豫地說道,“食蟹猴實驗可能還需要你看著點兒。”

“怎麼,你覺得公司不靠譜?”柯櫟問道。

“沒有……他們還挺專業的,但他們應該是有自己的實驗方法,我怕到時候公司的技術員自己改流程。”祁旻解釋道,“所以可能得讓你去說明一下,有些地方是不能改的。”

“這個沒問題。”柯櫟立刻答應道,又開了個玩笑說,“你這個課題做出來了,不還得加我名字麼?那我肯定得上心啊,是不是。”

祁旻確實覺得這個課題柯櫟幫了很大的忙,她雖然肯定要保證自己是排在共同一作的第一位(同時也得是最後一位的通訊作者),但或許還能給柯櫟一個排第二的共同一作呢。不過這八字還沒一撇兒的事兒,祁旻也不至於當場就告訴柯櫟,免得到時候萬一兌現不了得多尷尬。

她只是說道:“那肯定的。”又加了一句,“對了,我們實驗室新來了一個本科生,大四做畢設的,到時候可能會去‘雨雲’中心幾趟……”

“要幫忙帶師弟麼?”柯櫟主動說道,“那也沒問題。”

“真是太謝謝你了!”祁旻立刻道謝。

“沒關係的,你畢竟都請我吃過飯了。”柯櫟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