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研究白銀城生物變異的初衷(第2/2頁)
章節報錯
帶觸手的植物則已經開始長新的觸手,奧狄斯給它填上土,又施了點肥,這傢伙竟然開始瘋狂的生長起來。
奧狄斯很快發現了關鍵,因為在送入“知識荒野”之前,放置它的地方有陽光,所以它才長得那麼快,看來幾千年過去了,它依舊保持著許多植物的特性。
至於從植物的身上剪下來的觸手,則開始迅速腐爛乾枯,奧狄斯把它們晾乾後,做成了標本,以供應現在的研究。
奧狄斯最後把目光放在了那株黑麵草上,此時它已經徹底枯萎,像是一株枯死的小麥。不過顏色是深綠色,而非黃色。
這些沒有死去的植物和動物在放入“知識荒野”的瞬間,它們就停止了所有的生命活動,但是放入前沒死的,依舊有足夠的生機。
可以理解為,它們的時間在這一刻靜止了。
另外,還有一起交易到的一桶淤泥和一桶普通的土壤,這個要放在最後進行研究。
奧狄斯把所有的東西準備妥當後,開始解剖那條怪魚。
他做這些研究,當然不是想做什麼生物學家,而是在嘗試尋找農牧業增產的可能。
理論上來說,有大地母神教會存在,這個世界的食物應該不會短缺才對,可是事實是,在貝克蘭德,在這個世界的每個大都市,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浪漢餓死。
根據奧狄斯的觀察,除了一些人為因素之外,還因為這個世界的農作物產量確實不大,畜牧業的發展,也還遠遠達不到“畜牧工廠”的地步。
奧狄斯也想過,大地母神教會為什麼不解決這些問題,這個途徑的天使獨自一人,應該就能讓方圓幾百公里,都確保高產才對。
甚至從種子發芽到成熟一天完成都沒有問題。
後來奧狄斯大概想明白:非凡特性的本質是扭曲與混亂的,大面積的“催產”,肯定會讓農作物發生變異!
最關鍵的是,很可能會讓那片土地上的人,也跟著發生變異。
萬一那片土地上的居民,隨著植物一起長怎麼辦?
如果是個孩子,一年長高二三十公分,驚訝之餘,吃頓好的慶祝一下也沒人管。
但如果是成年人也跟著長呢?每年長几十公分,用不了十年八年,那片地區就是巨人國了!
北大陸還好,基本上都是種小麥,南大陸很多地方還種玉米,一年長個一兩米,兩年就能完成巨人國的任務。
所以奧狄斯只好嘗試第二條路:基因改造。
可是新的問題擺在面前,他沒有這樣的能力!
奧狄斯倒是知道“星之上將”的大副,很有這樣的天賦,可是似乎天賦過頭了,那傢伙好像總是跟牛過不去,又想讓牛身上長小麥,還想讓奶牛產啤酒。
至於其它的研究,比如讓魚肉吃起來像牛肉,讓魚體內的血液變成啤酒等等,總之在奧狄斯看來,沒一樣研究是正常的。
奇怪的是,奧狄斯之前也專程打聽過,在費內波特王國,也沒聽說大地母神教會推出什麼高產量、抗病的種子,或者長肉快、存活率高的畜類和禽類幼崽。
又是經過一番思索後,奧狄斯才明白過來:他們不具備這樣的概念。
據說大地母神教會的神官,確實會祈禱豐收,而且很有效果。
也聽說他們有讓動植物變異的能力,但是他們卻沒有最佳化種子的想法。
這裡面涉及到奧狄斯這樣的穿越者才知道的概念:基因突變和基因自我矯正。
比如,整片麥田裡,同樣澆水施肥,小麥看上去都是不太很高,麥穗也不是很大。突然有那麼一株小麥,長得又高又壯,麥穗也大。
這大概就是基因突變,那粒種子放著普通小麥的好日子不過,非得內捲起來,讓其它小麥嫉妒又眼紅。
但農民卻很喜歡這樣的內卷,來年的時候一定會把這株小麥所產的種子種到地裡去。
可是這時候就會發現,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像去年的小麥那樣喜歡內卷,最多有兩三株會又高又大,畢竟大多數小麥還是更願意過安安穩穩的日子。
這大概就是基因的自我矯正能力,奧狄斯估計這個世界的人應該也嘗試過育種,但效果都應該不是很理想。
奧狄斯曾經瞭解過這方面的知識,為了穩定種子的基因,除了選種之外,還要育苗,還要人工授粉,才能得到優良的種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後,奧狄斯決定以非凡與科學相結合的方式,促成人工育種的過程。
基本理論是,用非凡能力讓種子進行變異,用科學加非凡的方式穩定基因,最終得到優質的農作物種子。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神棄之地”那些因為非凡而變異的動植物們,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