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凝聚神格(第3/4頁)
章節報錯
陶玉書無所謂的笑了笑,「好萊塢的小道訊息總是言過其實。」
喬·費爾蒂梅爾不易察覺的鬆了口氣,陶玉書又接著說道:
「索尼影業想要收購我們,無非是為了讓自己的財報好看一些,至於製片能力,這種能力其實很難量化。
只要財報好看了,其實也沒那麼重要,對嗎?」
品味著陶玉書話語中的暗示,喬·費爾蒂梅爾沒有立即開口,思維飛速旋轉著。
接下來陶玉書說了半天,喬·費爾蒂梅爾很少插話。
直到最後,他沉吟良久,開口詢問道:「還是直接點吧,說出你的條件。我想你也應該知道,這種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
「5億美元,10%股份。」
喬·費爾蒂梅爾的笑容有些冷峻,「據我所知,林氏影業目前在港股的市值還不到30億美元,我看過你們上一年的財報,不管是從市盈率還是市淨率的角度,都很難給出這個數字。」
陶玉書表情輕鬆,「戰略投資,重點不在‘投資」,而在‘戰略」。」
「明年美國林氏的製片量會提高到5部,其中包括了《黑俠2》《電鋸驚魂2》
以及吳宇森導演的新片—」
喬·費爾蒂梅爾越聽眼晴越亮,陶玉書口中的每一個名字都是去年在美國市場上大殺四方的存在。
包括陶玉書提到的吳宇森,從《終極標靶》的一鳴驚人到《斷箭》的橫掃市場,儼然已經成為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
如果這些電影的續作、導演新作能夠有索尼影業的參投和發行,對於索尼穩定自身股價、拉昇財報表現是有很大幫助的。
哥倫比亞影業的鉅額虧損很大程度其實是商譽性的,說白了就是品牌價值受到了損失。
電影公司靠什麼拉昇品牌價值和市場佔有率,不就是靠過硬的作品嗎?
想到這裡,喬·費爾蒂梅爾臉上不動聲色,問道:「林氏影業的製片能力是一流的,這也是索尼影業看重你們的原因。」
「當然。」陶玉書昂著頭,對這一點非常自信,「費爾蒂梅爾先生,雖然你是位白人,但既然你現在位索尼工作,應該也能明白亞洲公司在美國文化界發展所遭遇的困境。」
「索尼和林氏同為亞洲企業,我們在美國有著相同的利益訴求,那就是擴張我們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
為此,我們可以承受鉅額的虧損和高風險,但絕不能忍受失敗。
我想在這一點上,索尼與我們應該有著一致的想法。」
在陶玉書說這些話的時候,喬·費爾蒂梅爾已經整理好了思緒,心態重新從容起來。
「索尼影業戰略入股林氏影業,是合則兩利。
未來我們兩家可以在北美市場共同投資、發行電影,以我們林氏影業出眾的內容製作實力為索尼影業的業績增長作出貢獻。
有了我們的制衡,你們在與很多好萊塢的知名製作人、導演談判時,也擁有了更大的談判空間。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說到這裡,陶玉書停頓了一下,才說道:「像只肥羊!」
喬·費爾蒂梅爾忍不住把一手虛握在嘴巴前,咳嗽了一聲,然後戰略性喝水這幾年索尼以哥倫比亞影業的名義屢屢參投大投資電影,又屢屢血虧,已經成了好萊塢的笑談。
陶玉書侃侃而談,將兩家公司合作的前景描繪的無比燦爛輝煌,即便是喬:
費爾蒂梅爾本來心有警惕,也忍不住為之動心。
「林太太,我不得不承認,你是個談判高手。」
面對喬·費爾蒂梅爾的誇獎,陶玉書淡然說了一句謝謝,她知道對方肯定還有話說。
「不過我這次來是來談收購的事的。你所說的「戰略投資」並不是我來此的目的,也不是我能決定的。」
陶玉書微微頜首,「我明白。這麼大的事,不可能在三言兩語之間決定。但我想,你應該將我的這些話一字不差的傳達給彼得·格巴和約翰·彼得斯兩位先生,又或者是盛田昭夫先生也可以。」
彼得·格巴和約翰·彼得斯是索尼影業的聯席CEO,盛田昭夫則是索尼的創始人和老闆。
四目相對,喬·費爾蒂梅爾感受到陶玉書的強勢,但還是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