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作家首富(第2/5頁)
章節報錯
就在前兩天,《資本》雜誌公佈了1993年度香江十大富豪排行榜。
根據《資本》雜誌的估算,截止93年12月31日收盤,林朝陽夫妻倆旗下三大上市林氏影業、明報企業和泡泡宇宙股權總價值達到了229億港元。
而在其他資產方面,除了投資在滬上的復興投資被評估價值21億港元,《資本》雜誌今年還將林朝陽的作品版稅、版權收入首次納入計算範疇,並且給出了一個驚人的估值一一6億港元。
另外就是因為亞歐上市在即,林朝陽夫妻二人在公司的持股也由此曝光,股權價值被估算為14億港元。
匯總了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二人所掌握的公司股權和資產情況,《資本》雜誌最後得出結論:林朝陽夫妻二人身家高達270億港元,位列本年度香江十大富豪排行榜榜第4名。
這一類的富豪榜這幾年香江財經媒體年年搞,林朝陽夫妻倆已經是連續四年上榜,並且名次一年比一年高。
在富豪榜上,常年上榜的富豪並不少見,但身家和排名連年穩步上漲的富豪卻很少。
數來數去,除了已經被奉為香江首富的李嘉誠和掌握著怡和財團的凱瑟克家族之外,也就林朝陽夫妻二人能做到了。
富豪榜出爐之後,自然少不了吸引許多市民的眼球,不過香江市民們這幾年已經逐漸免疫了那些天文數字的財富。
反倒是《資本》雜誌對林朝陽這位大作家的資產評估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
按照《資本》雜誌的說法,他們給的這個6億港元的資料是經過了多方求證總結得來的。
他們統計了林朝陽的作品在多個國家的銷量書籍,其中如中國(包括香江、
灣島、濠江)的銷量高達7600萬冊,美國的銷量1020萬冊,日本的銷量640萬冊..
最後得出了3.5億港元的版稅收入,而剩下的估值那2.5億港元,則是《資本》雜誌根據林朝陽作品歷年改編情況估算出的版權價值。
靠寫書寫到數億港元的身家,在香江歷史上獨此一人。
哪怕是金庸,當年寫武俠賺取了大量的財富,但也無法跟林朝陽相比並論,因為他真正的暴富還是依靠辦報。
富豪榜公佈之後,多家媒體紛紛把林朝陽當成了一個獨特的報道視角,給他冠以「妙筆生金」、「作家首富」等吸人眼球的稱呼,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聲。
「富豪榜上的身家都是虛的,什麼兒百億,你現在讓我拿出一二十億都費勁。」陶玉書說。
「資產放在那裡也是錢啊。姐,這兒又沒外人,你就謙虛了。」
陶玉書苦笑,「這不是謙虛,而是事實,公司的股票又不能隨便減持。富豪榜上的財富,只是數字遊戲而已,別把這種事當真。
而且我和你姐夫從事的行業都屬於第三產業,產業規模十分有限。
你翻一翻《快報》剛評的「十大財閥’排行榜,前4名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經超過了千億港元,那才是真正的日進斗金、富可敵國。」
富豪榜計算的是富豪的身家,而財閥榜計算的則是富豪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在《快報》評出的十大財閥中,李嘉誠家族憑藉著長實、和黃等巨無霸以1842億市值穩居冠軍寶座。
之後又有凱瑟克家族、郭炳湘家族、李兆基家族等控制市值超千億港元的富豪家族,除開這四家,剩餘的六家富豪家族控制的資產在600~260億之間。
林朝陽夫妻以384億港元的控制市值位列第8位。
陶玉書的謙虛和頭腦的冷靜讓受教的點了點頭大,但他還是說道:
「姐,你也別妄自菲薄。他們控制的公司規模大,但控制權可沒有你們抓的那麼牢。
幾家公司幾乎就是一言堂,大權在握,不比那些富豪挖空了心思搞什麼聯姻、合作更舒服?」
杜峰話沒有說錯,跟其他富豪需要透過各種手段來控制公司相比,陶玉書對旗下幾家公司的掌控權無疑要大得多。
陶玉書嘴上聊著天,眼神若有所思,
待到深夜,陶玉書和林朝陽倚在床頭。
「沈寶新最近跟那個于品海確實走的很近,對外說的是于品海打算辦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