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半步天王(第4/5頁)
章節報錯
別看收視率只有19點,位列同時段第二位,但《亞洲偶像》所取得的這個收視率卻驚掉了香江電視界所有人的下巴。
香江1978年開始有收視率調查的概念,最開始幾年採用的是日記法收集資料,但這種統計方法的準確率比較差。
到1983年之後採用的就是日記法加個人收視記錄儀相結合的方式收集資料,
現在已經普遍採用個人收拾記錄儀調查觀眾的收視行為,收視率調查結果十分精準。
如今香江五家電視臺,無線電視臺的收視率一直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翡翠和明珠兩臺有熱門劇集播出的時候,收視率一度可以達到60點以上。
即便是平常的日子裡,收視率也在40點以上,
所謂「點」,是收視調查機構按照香江的城市特色制定的統計單位,即本港人口的1%,約5.6萬人。
收視統計機構在計算收視率時,正常是不包括未開機使用者的。
畢竟全城的電視使用者,不可能所有人家每天24小時開著電視機。
按照正常情況,香江全城大概有75%左右的開機率,週六週日這兩天晚上的開機率大概在七成,這兩天晚上很多市民都出門娛樂了。
因此無線電視臺的40~60點收視率等於佔據了本地的半數左右電視使用者,剩餘的半數電視使用者則由剩下的幾家電視臺分潤。
這樣一看,無線電視臺香江電視霸主的地位毋庸置疑。
但《亞洲偶像》的橫空出世,讓星空衛視的收視率一下子飆升到19點,搶的可是包括無線電視臺在內所有電視臺的收視率。
才第一期就有19點的收視率,以後還有十一期節目,收視率會達到多少?
沒有人知道《亞洲偶像》會走到什麼高度,但所有同行都感受到了來自這檔節目的巨大威脅。
因為《亞洲偶像》19點的收視率,不止代表了它搶奪了其它家電視臺的觀眾,更可怕的是它的另一層含義。
要知道受限於衛星電視接收天線的原因,星空衛視在香江僅有33萬戶電視使用者,以收視人數計算也就是130萬人左右。
而《亞洲偶像》所取得的19點收視率,以收視人數來計算就是106萬人,也就是說星空衛視的電視使用者在週六晚八點檔的開機率達到了80%。
在開機率只有70%的週六夜,硬生生的把這個開機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
這個數字除了說明了使用者忠誠度,也證明了《亞洲偶像》這檔節目對觀眾們的吸引力。
就是一一大家寧願放棄週末外出交際、娛樂的時間,也要在家看《亞洲偶像》。
這樣的情況,以前只有在那些現象級綜藝節目或者電視劇播出的時候才會看到。
比如《歡樂今宵》每年特定的那幾期直播節目,比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流氓大亨》等爆火電視劇的播出。
才播出第一期,《亞洲偶像》就已經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王者氣息,給同行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
除了收視率上的成功,,《亞洲偶像》播出後,衛星電視接收天線的裝機申請與日俱增。
節目播出前,每天的申請數僅有三四百戶,到節目播出一週後,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了1.4萬戶。
最令星空衛視感到痛並快樂著的是,因為觀眾的申請熱情太高,電視臺的天線安裝速度遠遠趕不上申請的增長速度,不少心急的使用者一直在打電話催促。
面對這樣的情況,陶玉書當機立斷,高價僱傭了一批臨時工,才算是緩解了情況。
另外,《亞洲偶像》的首播火熱,也終於為星空衛視吸引了大金主們的注意。
可口可樂、喇叭牌正露丸、松下空調、鐵達時手錶·
不少企業的市場營銷部門主動聯絡星空衛視的廣告部,還有一些廣告代理商也為星空衛視拉來了業務,一時之間星空衛視廣告部門庭若市。
但星空衛視卻一反常態,沒有表露出絲毫急切之意,不疾不徐的跟金主們拉扯著。
11月23日,:《亞洲偶像》第二期如期播出。
來自灣島其貌不揚的男選手張宇,憑藉著致鬱人心的滄桑嗓音一鳴驚人,也助推節目收視率達到23點。
這個收視率僅比同時段的翡翠臺少了2個點,不出意外,第三期節目播出之日,就是星空衛視將無線臺斬於馬下之時。
面對《亞洲偶像》如此兇猛的攻勢,各家電視臺,尤其是無線電視臺,並不是無動於衷。
只是倉促之間沒辦法組織起像樣的反擊,畢竟電視節目的製作從籌備到播出,動輯就是以月為單位來計算的。
對手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星空衛視在《亞洲偶像》這個開路先鋒的帶領下狂飆突進。
而廣告商們在經歷了兩週的試探後,終於確定了,《亞洲偶像》的火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