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藝術!(第3/6頁)
章節報錯
他五十年代末便進入文壇,是灣島文壇七八十年代風頭最勁的作家之不過他成年後在灣島的時間並不長,大學後去了美國愛荷華大學學習,
後又進入了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教學,一直住在美國。
還曾寫過一部以留學生為物件的短篇集,書名就叫《紐約客》。
白先勇常年生活在美國,認識些美國文化界的朋友想來倒也不稀奇。
「是。」
聽著兩人的對話,周圍人不禁滿心好奇,林朝陽竟然在以全英文寫作?
在大家看來,以非母語來寫長篇跟寫專欄文章,難度可不在一個範圍上。
白先勇面上露出欽佩之色,他在美國教學、生活,時常也會以英文寫些文字。
深知對於他們這些說中文的作家來說,要以英文來寫作,並且還要獲得美國人的認可,是多麼有難度的事。
而且,他還從朋友處瞭解到,林朝陽這次創作的內容題材十分大膽,竟是以如今人人談之色變的HIV病毒為背景。
提到HIV,白先勇很有些感慨,因為他本人就是同性戀。
HIV病毒的起源未知,但在男同群體氾濫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原本就邊緣化的群體這幾年已經被妖魔化,哪怕是在一向風氣開放的美國也是如此。
白先勇也是灣島最早一批公開自己取向的人,他在長篇《孽子》、
散文《樹猶如此》等作品當中均公開討論過這件事。
後世提起LGBT群體,因為道德綁架和意識形態問題在大眾之中已經臭名昭著,但終究可以被公開討論的事。
但在現在這個時間,尤其是在東亞社會,還是個很敏感的話題,
因此,白先勇對林朝陽的新書敢於用全英文寫作,並且討論的還是如此敏感的話題,充滿了敬佩之情。
聊了幾句之後,林朝陽察覺出了不對勁,白先勇對他新書的內容似乎有些誤解。
只好解釋道:「這部的重點,既不是HIV,也不是同性戀,而是人類在面對疾病這個對手時的態度,涉及到這兩個元素只是巧合。」
「原來是這樣。」
白先勇有些遺憾,以林朝陽現在在國際文壇的影響力,如果能寫一部那樣的作品,想必會改變一些他們這個群體的社會處境吧。
午飯過後,林朝陽在灣島的訪問行程就開始了。
第一站是中山女子高階中學,中山女高是灣島最早成立的女子高中之一,培養了諸多政治、文化界名人。
林海音之所以會把林朝陽訪問的第一站選在這裡,主要目的是因為「中山」二字。
林朝陽並非政治人物,跑去GF紀念館之類的地點過於敏感,中山女高就很貼合。
在中山女高,林朝陽受到了高中生們的熱烈歡迎。
作為灣島內最好的女子高中,中山女高管理森嚴,學生們正值青春年少,文藝少女眾多。
林朝陽雖不是明星,但如今在國際上名聲在外,最關鍵的是,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楚門的世界》和《寄生蟲》都在灣島上映過,並且票房出眾。
在很多擁有文藝夢想的女高學生心目當中,林朝陽的影響力絲毫不遜於那些明星。
為了迎接林朝陽的到來,中山女高還特地請到了學校的優秀校友瓊瑤,
為林朝陽和瓊瑤舉辦了一場對談。
可惜林朝陽跟瓊瑤,一個是寫純文學的、一個是寫言情的,聊創作根本聊不到一個壺裡,林朝陽只好轉移話題聊點別的。
到對談最後,瓊瑤突然感慨起來,說:「三毛生前與林先生神交已久,
十分想與林先生見一面,可惜緣一面,若是她晚走半年,或是林先生早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