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沒兩個小時,李拓興沖沖的推開了小六部口衚衕的院門,大呼小叫的闖了進來。

「朝陽,你小子牛逼大發了!」

李拓在交遊廣闊,訊息靈通,這麼快就跑過來也不意外。

得獎的是林朝陽,可他的狀態看起來卻比林朝陽還要亢奮。

跟林朝陽說了半天,又向林朝陽提出了請求,他請林朝陽給《燕京文學》寫篇短文,談談獲獎的感受。

兩人正說著話的功夫,林朝陽家裡繼續又來了幾個朋友。

都是聽說了他的得獎訊息過來的。

「今天人齊,正好晚上熱鬧熱鬧,慶祝朝陽喜獲殊榮!」李拓提議。

有他在的地方,永遠不缺熱鬧。

說完這句話,李拓便開始張羅,挨個給朋友們打電話,打電話聯絡不到的,

就是讓人去找。

從下午聯絡到晚上,林朝陽家裡竟然一窩蜂的來了三十多號人,連坐著輪椅的石鐵生都被他給請來了。

對於大多數國內作家來說,能在國內得個茅盾文學獎這樣的全國性獎項已經是很多人夢以求的事了,國際文學獎項對大家來說太過遙遠了。

因此,當大家聽聞林朝陽得了號稱「美國諾貝爾文學獎」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時,內心很難生出嫉妒的情緒。

更多的是羨慕、敬佩甚至是崇拜。

大家都是從事文學創作的同行,深知獲得國際文學獎項的難度。

它所需要的不僅是作品要在海外有一定的流傳度,更需要國際評委對作品和作家的高度認可。

而且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已經不是林朝陽第一個國際文學獎項了。

從三年前的勒諾多文學獎到今天的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獎項的份量無疑更重了,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幾年來林朝陽國際影響力的變化。

在中國當代作家之中,這絕對是頭一份的!

今天來的人裡有這兩年紅得發紫的王碩,聚會時他聽著眾人吹噓著林朝陽在海外所取得的成績,心想說得那麼熱鬧,好像跟你們有什麼關係一樣。

「碩爺,你鼓搗那電視劇什麼時候放啊?」劉恆問王碩。

「快了,下個月就播。」

旁邊有人聽著兩人的對話,也參與了進來。

「你這是趟完電影界,又開始趟電視劇是吧?」陳劍雨調侃道。

「瞎,這不也是為了賺點策劃費嘛。」王碩嬉笑著說。

「唉!瞧見沒有?這就叫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人家賺版稅的整天想的都是怎麼賺錢,我們這幫稿費都賺不到三瓜倆棗的,

多寫點東西都費勁。

碩爺,您這產量夠高的!」

王碩八十年代中期在出道,之後幾年內快速嶄露頭角。

到88年,他的四部連續被改編成電影《頑主》、《輪迴》、《大喘氣》、《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紅透了半邊天,那一年也被評論界稱為「王碩年」。

除了作品改編電影的浪潮,王碩的作品也是部部熱賣,由華藝出版社出版的集《過把癮》上市一個月不到兩個月,熱賣了20萬冊。

一年裡光是出版版稅就賺了二十多萬塊。

最近華藝出版社正策劃著給王碩出文集呢,大家都覺得王碩有望接過林朝陽的接力棒,成為文壇又一靠版稅致富的作家,人送外號「小許靈均」。

劉恆提到的「電視劇」,是王碩和鄭小龍、鄭萬龍等人一起鼓搗的長篇電視劇《渴望》。

眾人籌交錯,談笑風生,小六部口衚衕院裡直到深夜才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