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徹頭徹尾的殘酷(第3/6頁)
章節報錯
這種亂象也是1973年香江大股災的原因之一,股災後政府方面提出了四會合並的構想。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四家證券交易所最終合併為香江聯合交易所,並於今年的10月6日舉行開幕慶典。
聽著陶玉書的話,林朝陽輕笑道:“那位李校長還真是……”
“好大喜功”這四個字林朝陽並沒有說出口。
“李校長”即李福兆,香江四會合一後聯合交易所的主席。
李福兆出身於香江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家,是其父李冠春最小的兒子,自小便展露出不俗的金融天賦。
1969年,他牽頭成立遠東證券交易所,打破了由洋經紀人壟斷的香江證券市場。
個人財富這些年來也水漲船高,高達七八十億港元,位列香江十大富豪之一。
如果再算上其背後的家族財富,那就更加恐怖了。
香江人歷來樂意窺探富豪名流的隱私,世人皆知李福兆這人生性張揚。
聯合交易所成立,讓李福兆步入了人生的權利巔峰,此時春風得意、躊躇滿志。
“……總歸是一件好事,至少那些黑心資本家割老百姓的韭菜難度比以前高了一點。”
“我看不盡然。聯合交易所搞出這麼大的聲勢來,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要揮舞著攢了多年的積蓄衝進去,進去的人越多,他們割的越容易。
你沒被割到,無非是鐮刀還沒揮到你的頭上而已。”
林朝陽調侃道:“陶總對證券市場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了,既然都說那是割韭菜的地方,那你怎麼還說要上市呢?”
“我們又不圈錢割韭菜,以後公司如果真要往大了發展,融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夫妻倆聊了一陣,陶玉書定下了回香江的日子。
隔了兩天,李士非再次出現在林朝陽眼前,雙目赤紅,頭髮蓬鬆、散亂,不修邊幅,精神卻異常興奮。
“朝陽,我看完了!”
一見林朝陽,李士非幾乎是喊出的這句話,似乎滿腔都是積壓的熱情。
“感覺怎麼樣?”
“好!!!”
林朝陽等了半天,李士非就激動的吐出一個字。
“完了?”
“當然沒完,我這不是整理一下思路嘛。”
李士非拉著林朝陽坐下,嚴肅的問道:“朝陽,我看這部感覺跟《楚門的世界》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啊?”
“你的感覺沒錯,確實有共同之處。”
聽到這話,李士非的眼睛亮了起來。
“往大了說,這兩部核心其實都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的殘酷性。
不同的是《楚門的世界》是以荒誕作飾品、以追求自由作外衣,而這部則是直面血淋淋的現實。”
李士非聽著林朝陽的話頻頻點頭,“說得好!你這部確實夠殘酷,那種字裡行間的殘酷讀起來讓人感覺像是在往你的骨頭縫裡鑽。而且……”
李士非滿眼欣賞的摩挲著手中的稿件,眼神落在書名上。
“光看前半部分,我以為你這個書名是落在老金一家人身上,看到後面才明白,這說的實際上是董事長一家人,或者說是資產階級。
結合著書名來看,到後期的時候,那種轉折實在太過震撼人心了。”
他說完又抬眼看向林朝陽,感慨道:“看來在香江生活確實帶給了你很多不一樣的體驗和創作素材,這部的內容雖然跟《楚門的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風格上卻是獨樹一幟黑暗和殘酷,完全不同於你以往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