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伽利瑪出版社的效率比起來,中影的效率堪稱龜速,人家引進的都要出版了,《楚門的世界》卻遲遲沒有能在內地上映。

眼看著九月上旬要過去了,陶玉書打算回內地一趟,看看陳凱戈和章藝謀的進度情況。

章藝謀的《紅高粱》還不著急,陳凱戈的《孩子王》可是打算參加明年的電影節的。

她打算跟林朝陽回燕京一趟,香江這邊還是讓陶玉墨管著。

臨行之前,林朝陽收到了明報出版社結算的《楚門的世界》的版稅。

這是《楚門的世界》在香江出版後的第二次版稅,比第一筆版稅還多了不少。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楚門的世界》電影在五六月份的火爆熱映,直接帶動了原著銷量的瘋狂上漲。

在最火爆的6月份,創下了單月6.49萬冊的銷量神話。

這個銷量即便是放在六七十年代香江武俠最火熱的時候,也是頂尖的水平,更何況《楚門的世界》是一部嚴肅的純文學作品。

半年以來,《楚門的世界》的銷量達到了14.25萬冊,如果算上之前的銷量,這部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20萬冊。

一部純文學作品賣到20萬冊,這樣的情況在香江文學界還是第一次出現。

因此這段時間以來林朝陽和《楚門的世界》的銷量也一直都是文學界不少人所關注的焦點。

只不過香江的純文學發展一向都屬於非主流,存在感並不強。

賣的好,林朝陽的版稅自然高,這次版稅結算的收入高達150萬港元。

算上之前結算的版稅,僅《楚門的世界》在香江的版稅收入就已經超過了200萬港元。

單純從收入方面來說,林朝陽的收入足以傲視香江絕大多數作家了。

從香江回到燕京,一進家門,張桂芹不認識陌生面孔的阿娣,林朝陽解釋說是僱來的保姆。

聽說阿娣一個月工資要2000港元,相當於七八百人民幣,張桂芹一臉肉疼,拉著林朝陽悄悄說:

“我去給你帶孩子就行了,花這冤枉錢幹啥?”

“媽,賺了錢就是用來花的。你願意跟你孫子孫女待一塊也不耽誤有保姆,有阿娣在,你也能輕鬆點。”

兒大不由娘,張桂芹知道自己說服不了林朝陽,只能自顧自的嘟囔幾句,藉以減少點內心對錢財的不捨。

等安頓好了之後,陶玉書先跑到西院。

這段時間,章藝謀一直住在這裡研究劇本,跟他一起的還有謨言和陳劍雨。

來到西院之後,陶玉書還看到了個熟人,她在《人民文學》的老同事祝偉。

見面寒暄了幾句,陶玉書得知了上個月祝偉過來聚會,跟章藝謀聊的挺好,也被他拉到了編劇組之中。

這麼一算,《紅高粱》的編劇組已經有三人了。

人一多,主意就多。主意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章藝謀又是第一次當導演,陶玉書真怕他們把劇本寫砸了。

等她跟章藝謀聊過之後,陶玉書放下了心,章藝謀的思路還是很清晰的。

之後陶玉書又將陳凱戈叫到了家裡,在她們夫妻倆回香江的這段時間裡,陳凱戈已經將《孩子王》的劇本重新寫了一遍,就等著林朝陽拍板了。

在林朝陽看劇本的時候,陳凱戈不時觀察著他的表情,心中有些緊張,生怕林朝陽又覺得不行。

“寫的挺好,這版就當定稿吧。”

林朝陽的話讓陳凱戈鬆了一口氣,他隨即又歡喜起來。

“嬸兒,那劇組是不是可以籌備起來了?”陳凱戈滿心期待的問陶玉書。

陶玉書笑著說道:“可以。”

“那這兩天,您跟我給演員們試試鏡?”

“好。”

《孩子王》的投資是120萬人民幣,銀都機構出資24萬,李翰祥的新崑崙影業出資36萬,剩下的資金由林氏影業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