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麼說,人家出版社這也算是積極的營銷手段,理應褒獎。

河出書房之所以願意這麼花心思,當然是因為在林朝陽身上嚐到了甜頭。

《闖關東》在日本出版一年半有餘,銷量已經超過了25萬冊,作為林朝陽在日本出版社的第一部作品,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楚門的世界》出版剛好一年,因為電影的熱映,再加上林朝陽在日本國內已經有了一小群讀者,所以銷量表現比《間關東》要好上不少,一年就賣出了22萬冊。

另外就是3月出版的《渡舟記》和5月出版的《禁閉島》。

兩部一部比一部銷量好,《禁閉島》半年賣了13萬冊,《渡舟記》則更誇張,到現在出版8個月時間銷量已經奔著20萬冊去了。

而細究這兩部的受歡迎,除了跟林朝陽在日本文學愛好者群體當中的名氣越來越大有關。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這兩部比《間關東》和《楚門的世界》更加符合日本讀者的口味。

《禁閉島》的懸疑氣氛拉滿,在熱愛懸疑推理的日本自然受歡迎。

《渡舟記》的受歡迎憑藉的則是它那份獨特的東方禪意和意境,極其契合小本子那邊文青們的閱讀口味。據北村美裕所說,《渡舟記》日本出版後,在讀者群體當中評價極高,擁躉眾多。

兩年四部在日本出版均取得了不俗的銷量成績,這對河出書房來說無疑是個意外驚喜。

這些圖書銷量為河出書房帶來了超過18億日圓的碼洋,這個數字雖然比不上那些一線暢銷書作家。但以林朝陽一個外國作家而言,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也因為作品在日本受到的歡迎,這兩年來,林朝陽從河出書房收到的版稅數目也是越來越大,合計已經達到了180萬美元,摺合港元的話大概有1400萬之多。

晚上陶玉書到家,提醒林朝陽聯絡一下莊重文和李兆福。

人家邀請林朝陽赴宴,之前他沒在香江的時候,現在回來了,肯定要聯絡一下的。林朝陽從善如流,分別聯絡了莊、李,約定了拜訪時間。

而後他又問陶玉書,“公司賬上有多少資金?”“還有7000多萬,怎麼了?”

前兩個月,林氏先是拿到了邵氏的院線,又為幾家合資公司、皮包公司注資開新片,資金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即便連續上映了兩部熱賣的電影,獲得不菲的利潤,但資金依舊消耗了不少。

“沒什麼,等過幾天再說。”

林朝陽賣了個關子,勾起了陶玉書的好奇心,可林朝陽又不肯說,她只能徒呼奈何。次日下午,林朝陽攜陶玉書驅車來到種植道46號。

他們夫妻倆現在住的嘉慧園在一般香江人眼中已經可以算是豪宅,但跟種植道46號這種真正的半山豪宅比起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雖然香江豪宅別墅眾多,從深水灣到淺水灣,再到九龍嘉多利山,無不是地段尊貴、環境優越的豪宅寶地。但要說其中最罕有、最能突出個人身份的,還是要看太平山頂的豪宅。

在山頂建起一片面積龐大的住宅,光是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足以讓人一般的地產公司望而生畏。站在太平山頂俯瞰,頓生“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因而這裡自然成了香江最矜貴的豪宅所在。

能住在這裡的莊重文自然也非凡人,30年代隻身遠赴新加坡開拓事業,小所有成後於46年移居香江,創立香江味力廠、莊士餐具廠等企業。

十餘年之間,莊重文憑藉著對餐具行業的專精,成為了香江的“餐具大王”,公司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到1971年,莊重文將旗下公司整合成為莊士餐具(集團)公司,併成功在香江上市。

其後的十多年時間裡,莊重文又四下出擊,產業橫跨紡織、電子、地產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本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可惜80年左右,香江地產受中英聯合宣告影響一路走低,莊士集團地產業務受到影響,讓莊重文損失慘重。即便如此,莊重文如今依然掌握著莊士、能達兩家上市公司,身價不菲。

“莊生,又見到您了,這位是拙荊陶玉書!”

林朝陽沒想到莊重文會站在院門口迎接他,他連忙上前兩步,主動跟莊重文打了個招呼。“林生,好久不見啦!”

“林太英氣逼人,難怪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出一片天地來!”

莊重文握住了林朝陽的手,又與陶玉書客套了一句,滿臉笑容,態度和藹可親。“莊生過獎了!”

“這位是拙荊梁嬌珍。”莊重文又將身旁的妻子介紹給林朝陽夫妻倆。寒暄幾句,莊重文引著他們走進院內。

種植道46號僅有4棟花園洋房,並排而立,每棟洋房三層高,實用面積超過4000呎,還設有私人泳池和私家花園,豪奢之處自不必說。

夫妻倆來到客廳坐下,家裡的傭人詢問一聲送來了飲品。

莊重文感嘆道:“時間過的真快啊,上次見林生還是四年前吧?”“是,那次我跟內地作家代表團來港訪問。”

莊重文打趣道:“當時看林生,只感覺年輕。隔了四年再看,還是那麼年輕。”“莊生您也是精神矍鑠,老當益壯!”

“哈哈!老了老了,七十多了。走路都快要人扶了,想當年參加‘五三’慘案抗議遊行的時候,我可是跑在最前面的。”

莊重文是1910年生人,青年時期正是國家孱弱、民族危亡之際,曾經因為參加“五三’慘案的抗議遊行被開除學籍,還曾經組織過抵制日貨。

四年前見面時林朝陽就曾聽他說過這段往事,人老了,總愛話點當年勇,林朝陽隨聲附和了幾句,氣氛融洽。“此次林生在海外獲獎,不光是為香江爭光,更是為我們全體國人爭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