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的早餐很簡陋,牛奶、咖啡、法棍、牛角麵包、果醬,就這五樣法棍硬的像石頭,林朝陽果斷選擇了牛角麵包

可他躲過了法棍,卻沒躲過比打工人命還苦的咖啡。

艱難的吃完早飯,林朝陽坐在旅館的大堂裡等人,他在巴黎人生地不熟,需要一個嚮導。“今天天氣不錯,竟然下雪了。”

他等了沒多久,克萊蒙·梅特耶便到了。“林,看起來昨晚睡得不錯?”

“還不錯,要是早餐能豐富一點就更好了。

閒話了幾句,克萊蒙·梅特耶又說:“距離頒獎還有兩個多小時,去喝一杯怎麼樣?”

林朝陽:???

這就是你們法國人的鬆弛感嗎?

“這樣的天氣,不小酌一杯實在浪費了。”

見林朝陽神色不滿,克萊蒙·梅特耶只能嘟嚷了一句,收回了想法。“既然你不想喝一杯,那我們先走吧。外面下雪了,可能要堵車。”出了旅館,天空中的雪花洋洋灑灑。

冷不丁從溫暖的香江來到初冬的巴黎,儘管身上已經穿了羽絨服,但林朝陽還是不太適應的聳著肩鑽進克萊景梅特耶那輛雪佛蘭裡。

克萊蒙·梅特耶說的沒錯,去圖昂餐廳的路上確實有些堵車。

圖昂餐廳位於巴黎二區,克萊蒙·梅特耶的雪佛蘭好不容易艱難的行至餐廳的街口,之後便寸步難行。“今天這條街上的車太多了,我們還是步行過去吧。”

克萊蒙·梅特耶找地方停好了車,領著林朝陽步行來到圖昂餐廳門口,充滿法式格調的餐廳今天被裝點的煥然一新。法國是歐洲的文學大國,每年有數百種文學獎項的評獎和頒發。

每年從8月開始,巴黎的文學評獎活動就層出不窮。

11月更是巔峰,因為法國的幾項重量級文學獎項都會在這個時間陸續頒發,因而又被稱之為“文學獎月”。今天是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也是龔古爾文學獎和勒諾多文學獎同時頒發的日子。

不僅如此,這兩個獎項甚至連頒獎地點都是在同一家餐廳,並且是共同宣佈。

當年勒諾多文學獎創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彌補龔古爾文學獎的遺珠之憾,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蹭熱度。

不過人家蹭的很成功,蹭了半個世紀,直接蹭成了法國影響力數得著的文學獎,影響力僅次於龔古爾文學獎。克萊蒙·梅特耶和林朝陽到餐廳的時候,裡面已經人頭攢動。

兩項重量級的文學獎同時頒發,今天的圖昂餐廳可以說是整個巴黎最受矚目的餐廳。此時圖昂餐廳門口聚集了不少巴黎民眾,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文學愛好者。

知道今天有龔古爾文學獎和勒諾多文學獎的頒獎,特地來看看熱鬧,襯托出了幾分熱鬧的節日氣氛。除了這些看熱鬧的民眾之外,圖昂餐廳內外還有巴黎各大報紙的記者。

和受邀出席的歷年獲獎作家,以及各大知名出版社的編輯、評論家和評委會成員。林朝陽還沒進餐廳,就在門口看到了幾個黃面板、黑頭髮的面孔。

“朝陽同志!”

經過周秘書的介紹,鄒待上前熱情的握住了林朝陽的手。中法建交於60年代,法國又是五常之一。

鄒待使是駐法待使,官至侍郎,但見到林朝陽臉上洋溢的笑容卻如同看到領導駕臨。他之所以這麼高興,當然是有理由的。

林朝陽獲得勒諾多文學獎,看起來只是個人的事,但實則卻是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見證,這個獎項裡也有他鄒待使的一份功勞。

勒諾多文學獎有兩輪評選,最早9月份林朝陽進入入圍名單時,待使館方面就已經得到了訊息。這不是待使館的訊息靈通,而是因為這年頭資訊傳遞不暢。

勒諾多文學獎評委會得先聯絡法國文化部門,再經由駐法待使館聯絡中國文協,才能聯絡到林朝陽這個作者。

一週多之前,勒諾多文學獎第二輪評獎結果出爐,林朝陽被確定為獲獎者後法國駐廣州的領事館就已經開綠燈為林朝陽辦好了赴法簽證。

昨天待使館的周秘書特地到機場接機,本來待使館還打算安排林朝陽在巴黎的一應食宿,但伽利瑪出版社已經安排好了,林朝陽也就沒有跟他們走。

“這是新H社的聶記者,這次得知朝陽同志你獲此殊榮,特地從英國趕過來的。”周秘書又給林朝陽介紹了一旁戴著眼鏡的方臉中年。

鄒待使關心了兩句食宿的問題,又笑問林朝陽現在的感覺。

“國內的獎項拿了不少,國外是第一次,還是挺高興的。”林朝陽面帶微笑的回道。幾人聊了片刻,鄒待使等人簇擁著林朝陽走進了圖昂餐廳。

他們幾人一進來,就感受到餐廳內眾多來賓的眼神齊齊看了過來。

勒諾多文學獎的獲獎者並不會提前在媒體上公佈,但會提前通知獲獎者,因此等評獎結果出爐後,在法國文學界也不再是什麼秘密。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勒諾多文學獎得主是一位中國作家。

因而林朝陽等人一出現,餐廳裡的記者、嘉賓和評委們都知道,今天的主角之一到場了。

在勒諾多文學獎的歷史上,將獎項授予外國人的情況不是沒有,不過按照原本的軌跡應該是在十幾年之後。一群法國人以注目禮的方式看著林朝陽等人進入餐廳,並猜想到底誰才是那個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