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費應該最近這些天就會到賬,撐死也就是一千塊錢出頭。

這也就是不到四千塊錢,離著一萬二還有好大一段距離。

可惜《小鞋子》單行本沒有印數稿酬,要不然以《小鞋子》兩個月就賣二十萬冊的銷量,一年少說也能多賺個千八塊錢。

林朝陽進而又想到好在《高山下的花環》肯定是要執行“基本稿酬+印數稿酬”政策的,想來稿費收益肯定要比《小鞋子》多一些的。

可他想來想去,能賺到手的錢怎麼著也與“一萬二”這個數字有很大的距離。

不過林朝陽倒不太在意,真要是看中了房子想買,大不了多寫點嘛。

杜峰說道:“我也知道以現在大家的收入來說很貴,不過這房子有個好處。”

“什麼好處?”

“我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嗎,這個房子戶主想早點賣出去,你猜他賣出去要幹嘛?”

“他要幹嘛?”

“現在國家風氣開放了,私房交易比以前多了,他想拿賣房子的這個錢換四合院。”

林朝陽目光中閃過精光,人才啊!

能在七十年代末,國家政策剛剛開放之際就瞄準了國內的房地產市場,自身眼光結合時代紅利,這樣的人想不發財都難。

“他這是篤定未來燕京的房價會上漲。”林朝陽說道。

“誰知道呢?都說改革開放了,經濟在變好,我看也就那樣。”杜峰無所謂的說道。

小夥子,腎炎啊!

杜峰身在部隊,又是在北方,這種感覺確實不明顯,如果他人在廣東,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這個房東是個小華僑,房子是家裡給的,估計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杜峰又說道。

林朝陽搖了搖頭。

領先時代半步的是天才,領先時代一步的是瘋子。

用這個時代燕京城的頂尖豪宅來換破爛四合院,杜峰口中小華僑的所作所為,在現在的很多人看來是難以理解的。

杜峰接著說道:“一萬多塊錢的房子,滿燕京城找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買得起。買得起的,人家可能也不需要。他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價格要的不貴。而且,還說了房款可以分一年還清。”

誠如杜峰所說,華僑公寓的房子在現階段要出售是有些尷尬的。

這個時候社會上的貧富差距並不大,能拿出這麼多錢來買房子的,都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可這樣的人物住的肯定不會太差,這就是個悖論。

林朝陽眉頭動了動,他也看出來了,這個房東不簡單。連分期付款都搞出來了,還真是緊跟老人家的講話精神啊!

“房子肯定是貴,不過這個房東挺有意思。現在符合你和我姐要求的房子也不多,我就這麼一說,你要是想看,我就帶你去看看,不想去就算了。”

杜峰也知道,不管房東是降低房價還是分期付款,花園村華僑公寓的房子對於現階段的普羅大眾來說還是太貴了。

姐夫現在寫作雖然收入不菲,但也不是說買就能買的,要花費的可能是未來幾年、十幾年的收入。

不過話說回來了,一輩子可能就買這一回房子,誰家買房子不是這樣的呢?

花園村華僑公寓雖說建了十多年了,可到目前為止,依舊可以算是燕京硬體條件最好的住宅之一,少有對外出售的房子,這次的機會確實難得。

林朝陽聽完杜峰的話,面露沉吟,最後說道:“這事我知道了,等回家我跟你姐商量一下。要是想去看,我再聯絡你。”

“買房是大事,你們倆確實得好好商量商量,那我等你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