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太后冷冷道,“這麼說還是哀家聽信了小人讒言,冤枉你了。”

琉璃心道這是存心找茬了,雖然快到六月,天氣暖和,但就這麼一直跪著,膝蓋不冷也疼啊。

“請太后明鑑,臣妾所有都是皇上賞賜,萬不敢奢靡度日。”

“好一個皇上賞賜”,太后冷笑,“哀家知道皇上寵你,也知道你從前出身鄉野,可如今既已入宮,又貴為皇妃,合該注意自己的身份才是。商賈之流,又豈是你一個嬪妃能沾染的?”

“啊?”琉璃一愣,終於明白太后今日為何發難,原來是知道了她在宮外開鋪子的事了嗎?

來不及想這件事是如何傳到太后耳中的,琉璃忙道:“太后恕罪,這件事情應該早些稟告給您的,是臣妾一時疏忽了。”

這是沒有稟報的事嗎?太后頓時更生氣了。

淑慎連忙開口勸慰:“太后息怒,青妃妹妹年紀小,不懂事,做錯了什麼您好好教導就是了,萬不可氣壞了身子。”

太后於是又問:“皇上可知道此事?”

“知道。”琉璃點了點頭,強忍著膝蓋傳來的不適回答。

太后更生氣了:“堂堂的一國之君,竟然許嬪妃做出這種事情,真真是皇家的臉面都叫丟盡了!”

“太后,陛下也是寵愛青妃妹妹”淑慎再次開口,“您就唸著妹妹每日陪伴陛下甚是辛苦,不要生氣了。”

她這樣一說,太后便又想起皇帝專寵琉璃,日日只去碧落齋,從不往寧翊宮中去。

身為皇帝,怎可這般專寵?更何況這寵妃還是個不懂事的,想到這,太后便愈發不喜琉璃,而憐惜淑慎。

“好孩子,枉你還護著她。”太后拍了拍淑慎的手,轉而又對琉璃道:“青妃,你可知罪?”

罪?就因為自己開了個鋪子嗎?琉璃心中也快忍不住了,她憑本事開鋪子賺錢,怎麼到了太后這就成了有罪了,一口一個“這種事情”,這到底是有多瞧不起啊。

琉璃不想說假話,可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跟太后硬碰硬,便抿著嘴唇,不說話了。

“怎麼,你還委屈了不成?”太后卻並不打算就這麼放過她。

琉璃咬了咬下唇,終於抬頭,直視太后的眼睛:“太后覺得,臣妾開鋪子是做錯了,有辱皇家顏面?”

“難道不是嗎?”太后厲聲道。

“是”,琉璃點了點頭,“士農工商,在太后心中,在大家心中,都認為商人是最末流的存在,可是您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有商人,這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

索性都說了,琉璃便要好好辯一辯:“商貿,本質是交換,從最開始的以物易物,到如今的用銀錢來買賣。說到底,是因為有需求才會有交換。若是沒有商貿,所有人都只能自給自足,織布的能穿暖,卻沒有糧食吃飯;種田的能吃飽飯卻沒衣裳穿,要他們如何活下去?”

琉璃喘了口氣,繼續道:“織布的需要糧食,種田的需要布匹,於是才有了交換。有了糧食,不至於餓死,織布的還想要過的更好些,於是便跟菜農交換了蔬菜,跟放羊的交換了羊羔,跟木匠交換了更好的織布機,從而織出更多的布。商貿便是這樣一步步發展下來的,成為人們生存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太后和淑慎被琉璃這理論說的一愣一愣的,實在是從未聽過這般的說法,但又覺得是這個道理。

琉璃便接著道:“這樣的交換進一步擴大,漸漸的,以物易物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織布的想要一把剪子,可是做剪子的卻想要一隻雞,而養雞的想要一匹布……漸漸的,銀錢便出現了,代替剪子、布、雞成為了交換的籌碼。不管是織布的、做剪子的還是養雞的想要什麼,只要拿自己的東西換成了銀錢,再用銀錢交換自己需要的東西便可。”

“於是,慢慢的有人將自己所獨有的東西放在一處,掛上招牌,讓需要的人拿銀錢來換,而他得了銀錢,便能去換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便是商貿了。”琉璃道,“太后覺得臣妾開鋪子辱沒了皇家顏面,可是太后您自己又何嘗沒有享受商貿帶來的便利?”

“哀家?”太后揚聲。

“太后的吃穿用度,哪一樣又離得了商貿?”,琉璃實在跪的難受了,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接著道,“就說您身上這身衣裳,難道是您自己織布做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