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賺錢,一定要賺錢,可是怎麼才能賺錢,先進的不讓大量賣,讓賣的東西不見得賣得掉,一想這個問題董鋒的腦袋就有些大。忽然他想起今天杜克把自己拉過來,腦海中突然有了一絲明悟,莫非今天杜克帶自己來,並不僅僅是為了參觀F22戰機模型和超級模擬模擬飛行訓練器的?

董鋒有些狐疑地望著杜克,“杜克,你今天叫我來,不會只是讓我看看這些東西,順便花錢的吧?”

看到董鋒突然開竅了,杜克笑了起來,“你以為呢,DSM交給你,如果每年只出不進,恐怕要不了幾年就會破產”杜克說道,“所以DSM也要想辦法賺錢才能生存,今天帶來你就是同齊總,還有611所的高總商量賺錢大計的。”

“董總還是第一次來我們這裡呢,走,我們到辦公室去談。”知道內情的齊海洋也笑著說道,“今天看的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我們所同DSM密切合作的成果,只是這些成果要轉化成為利潤還不太容易。今天難得兩位大駕光臨,我們高所長特意等著兩位貴客一起深入交換未來合作的新領域。”

果然如此,想不到杜克這傢伙竟然給自己來了一個突然襲擊,這種大事情都不事先商量一下,董鋒心中有些大是有些不爽。不過同611所合作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無人機專案就是同這邊及132工廠通力合作才得以順利完成,現在雙方都還在繼續J7無人機的改造工作。

這樣看來,杜克沒有提前打招呼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611所的高所長大名叫高澤高,名字聽起來有些拗口,不過等董鋒看到真人倒是蠻有親和力,一看就是老派工程師那種派頭,年紀雖然還不到60歲,頭髮就差不多白完了。

這是因為在J10和梟龍研製過程中,高所長都是主力干將,為這兩款機型耗費了太多的心血,現在所裡的骨幹幾乎一半都是他當年一手帶出來,正是靠著這批人,他們硬是搞成了J20這款令人驚豔的四代機,使得J20能夠力壓601所成為中國空軍四代機的主力。

“歡迎杜院長和董總蒞臨我們所考察指導,兩位貴賓可都是稀客啊。”看到杜克一行過來,正在會議室等著的高所長連忙站起身來歡迎道。

“高總太客氣了。”杜克和董鋒趕緊走幾步同高所長緊緊握手,雖然兩個機構合作不少,但是他們三人聚在一起卻還是第一次,特別是董鋒還是第一次同高所長見面,平日合作中,董鋒見得多的還是132廠和611所具體做事的工程師。

大家都是忙人,所以寒暄過後很快進入主題,高所長簡單介紹了611所當前主要產品研發情況,現在基本上分成三塊。一塊是航空發動機,主要同黎陽航空合作正在基於S13進行改進,準備研發生產S13D,這款發動機將成為未來新梟龍和外貿J10P的動力,同時也裝備新飛豹戰鬥轟炸機。

另外一個產品就是以現在仿製成功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AE3007H發動機為基礎,進一步改進後定型為S18A,作為未來無人機的主要動力,使用在終結者和暗影兩大系列大型無人機之上。

第二塊當然是重頭戲四代機的J20,現在緊鑼密鼓在研發新的J20B,這款新戰機效能目標是全面超過現役美軍老款F22。

第三塊就是三代機的改進,包括梟龍和J10系列,國內的J10將改進到J10D,目標是在J10C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隱身能力,使得新的J10D具有準隱形戰機功能,在隱身方面超過美軍的F15SE“沉默鷹”這款準隱形機,同歐洲最新款的陣風/颱風戰鬥機不相上下,使得在三代機半準隱身戰鬥機中,J10D能夠躋身前列。即便單打獨鬥都會打贏這些競爭對手。

畢竟我國防空空域太大了,要想保護周全估計2、3千架戰機都夠嗆,這個規模完全依靠四代機國力有些承擔不起,未來至少20年之內主力機群都將會是三代半戰機為主,而第四代戰機將是作為空優作戰突破的尖兵,最多配備2、3百架了不起了。

這是對內裝備的空軍主力戰機,發動機將安裝改進型的S10系列,未來將演化成為單座和雙座兩種型別,成為我國獲得空優作戰的主力戰機。

而外銷方面,將會進一步改進梟龍,在保持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能夠透過設計改進大幅度提升其隱身能力,同時使得其可以安裝AESA相控陣雷達,加上新發動機獲得更大的機動效能和載彈量,單機作戰能夠抗衡F16C/D這型別的假想敵,對於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這個效能就足夠了。

只要新的梟龍戰機生產成本能夠控制在1000萬美元之內,售價保持在2000萬美元,這樣比起二手的F16C/D顯然有競爭力得多。

另外一款外銷主力戰機,將會是在J10B基礎上改進的J1OP,這款產品將在進一步最佳化隱身能力,保持同J10C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以國產聯合作戰戰術系統簡化版為核心,設計效能指標單機作戰能力能夠保持同美軍F15E/F相當,在叢集和空中預警機引導下能夠戰勝同等數量的F15E/F或者颱風/陣風、SU30一類的三代半戰機。

在這個效能指標條件下,外銷售價定在5000萬美元左右,比起價格高出最少百分之五十的F15E/F或者颱風/陣風這些競爭對手來說,應該很有競爭力,特別是釣魚臺空戰中完勝F15J和F2,已經讓國際上不少國家對J10C表示了購買意向。

董鋒聽完了高所長的簡單介紹,才明白原來外銷產品和解放軍裝備的產品差別真的很大,也明白了為什麼基本上外銷的產品都不進入解放軍裝備行列,這個效能差距基本上都差了一個檔次。

“在上述幾個方面,我們都將同DSM深入合作,主要軟體系統和航電裝置等將來大多由DSM提供,這方面杜院長是權威,我們的戰機能夠在釣魚臺獲勝,杜院長是居功至偉。”高所長最後由衷地說道。

戰區聯合作戰戰術系統說到底是杜克牽頭搞出來的,核心智慧演算法部分都是杜克親自開發,這一點國內航空界大佬誰不知道,611所要開發簡化版戰區聯合作戰戰術系統,當然得讓DSM從中分一杯羹。

有著這麼良好的合作氛圍,接下來雙方討論利益分成就沒有多大難度,4個人坐在一起經過友好措施,從研發人員投入等多方考量,最後商定按照三七開方式,DSM佔三成,611所佔七成,畢竟主要的研發人力投入都將由611所來負擔。

不過DSM人力投入雖然少,但是都是非常核心的關鍵技術,能夠談成三七開,高所長和齊海洋也是非常滿意,這是一個雙贏的方案。未來在無人機上面雙方也有不少合作的地方,杜克構想中的無人戰鬥機,現在基本上以J20縮小版在做概念原型設計,而不是類似歐洲神經元或者美軍X47B這種無尾翼機。

雖然這兩種機型隱身效能不錯,但是如果用於空戰機動性卻不夠好。J7改造工作讓杜克獲得了大量的經驗,如果將來開發無人戰鬥機,還得是以現役戰鬥機為藍本開發比較現實。X47B這型別隱身效能更好的無尾翼機,還是用在遠端戰略轟炸方面更合適一些,未來終結者II型或許可以考慮這種方案。

這麼一折騰,董鋒發現,DSM好像才終於抓住了一些可以賺點錢的東西,儘管這個計劃中的新戰機比起之前那些東西都要弱一些,但是卻能夠為DSM帶來確確實實的效益。

不過誰都沒有想到,今天四個人在一起商量的東西,在不久後成為中國軍工出口的雙驕。

回到DSM後,杜克的航電研究小組以AN/APG81這款美軍的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為基礎開發外貌版本火控雷達,AN/APG81雷達陣面尺寸較小,成本和重量上都只是AN/APG77的二分之一,擁有同時進行合成孔徑雷達地圖測繪(SAR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GMTI的能力,對於外貿來說,這個效能非常重要。

因為那些肯買梟龍和J10P這樣便宜戰機的國家通常經濟都比較拮据一些,希望能夠一機多能,AN/APG81對空對地都能夠勝任,如果能夠在現有條件下,經過杜克開發的全新的雷達回波智慧分析技術,再度減少一些雷達陣面尺寸,同時保持對空有效探測效能幾乎不變,那麼這款AN/APG81改進型雷達就幾乎完美了。

畢竟N/APG81對普通戰機的探測距離已經達到了150公里(針對RCS=5平方米空中目標),在第四代戰機中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在第三代戰機中卻已經算得上佼佼者,同陣風戰機的湯姆遜CSF/ESDRBC火控雷達和SU35戰機quot;雪豹quot;E相控陣雷達效能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