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簽約儀式,杜克被劉校長抓住,直接在科大為一群專家教授和科研骨幹上了三天的作業系統新架構設計課程。

沒有辦法,劉校長已經完成了作業系統國家級重大科研專案立項一個多月了,不可能再沒有半點動靜,整個專案組幾個單位的人加起來,光是核心人員好幾十個教授和博士,加上週邊開發人員,這個團隊已經超過了300人。

而這個研發團隊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增加,劉校長首期申請第一期國家撥款達到6000萬人民幣,足以支援調集近千名研發人員參與這個專案,因為對於學校和科研機構來說,研發人員的基本工資都是國家財政撥款,劉校長申請的這部分資金作為材料和獎金等經費已經算很充足了。

但是前提是這個專案得有讓人信服的成果出來,否則劉校長真丟不起這個人。所以一聽杜克回來,劉校長專程在SAL蹲點抓住杜克詢問進展。

好在杜克前期對於這個還真是用心研究過,桌面級和伺服器級倆大系統的架構基本上已經有譜,其實產品大概摸樣克里在Craylinux基礎上開發出來了第一個版本的原型,從效能測試來說,這倆個版本原型都有極為不俗的表現。

比起比爾的瘟到死來說,同樣的硬體效能下這倆個原型的表現要好得多。但是有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相容性同瘟到死相比差得太遠。

不管是軟體相容性還是硬體相容性,由於克里沒有更多參考的軟硬體樣品,所以在相容性方面考慮不多。

從原理來說,這個基於linux來的作業系統,實現與正宗linux的二進位制相容不難,但是要實現與瘟到死的二進位制相容卻非常不容易,杜克倒是有一股簡單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採用虛擬機器的形式,在新作業系統上掛一股瘟到死的虛擬機器。

只是這樣不但有重大的侵權危險,還給人一種極不專業的感覺。在軍隊系統或是政府內部使用問題不大,但是用於普通民用則完全不靠譜,因為現在絕大部分普通軟體都是基於瘟到死系統開發的。

不過杜克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將這些問題通通解決,他只是同劉校長交流了一下自己在這個作業系統方面的考慮,按照倆個原型描述了一下之後,劉校長越聽越動心。他在這個方面是真正的專家,對於當前主流作業系統,包括超級計算機的作業系統都研究頗深,當然很識貨。

杜克這個帶有濃重超級計算機風格的作業系統架構,正好符合劉校長當前的構思,即這個系統以高可靠性、高效能和高安全為主,相容性為輔的設計思路,重點是讓國家有一個可以自主控制的作業系統,從而為國家重要機構使用者提供一個安全的計算機使用軟體環境。

在這個前提之下,如果這個系統能夠二進位制相容linux下的應用,劉校長覺得也可以接受。

所以聽了杜克倆個原型系統的構思,劉校長非常滿意,伺服器版本能夠超級計算機架構的海量記憶體和超多CPU叢集,實現大型機同中型工作站的統一,這個特性對於機構使用者來說是最是實用。

因為如果可以做到這一步,等於說很多應用,如資料庫、web伺服器、影片伺服器等資源消耗應用,可以在不改變程式的情況下,透過硬體直接擴容就能改進效能。

而桌上型支援多邏輯CPU數量最大達到256個CPU,也充分考慮到了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按照2014年主力CPU最多32核計算,這個桌面系統也能夠支援最多8路的小型工作站,對於小型伺服器應用都足夠了,何況是普通桌面系統。

是以劉校長決定考慮在這倆個構想基礎上開發出原型系統進行驗證,作為系統架構設計主要負責人,杜克只好將自己這個設計思路同研發骨幹進行交流,因此在科大開設了三天的架構設計課程。

這些專家和博士精英們,原本對於杜克還是有些看法的,雖然在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領域,大家現在都公認杜克是專家,但是在作業系統領域,拜託,一個人始終精力有限,終究是人不是神。

講課伊始這些專家頗不以為然,但是隨著杜克提綱挈領直奔主題,這些專家和博士精英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天才真的是存在的,他們都是對於作業系統頗有研究的專家,否則也不會加入這個國家級重大專項。

所以杜克一講設計思路,分層等具體架構設計,立刻就發現這不是在重複以往大家都知道的內容,而是直接講一個新系統的架構。人比人得死,悲觀一些的專家聽了杜克的講課後,發現自己這十多二十多年的研究都白費了,完全跟臺上這個侃侃而談的小年輕不是一個層次上。

而樂觀一些的則非常振奮,覺得這次可能真有希望搞一個自己的東西出來,而不再是簡單包裝一下linux應付上頭騙點專案經費。因為除了最底層硬體操作架構還能夠看到一些linux系統的影子外,核心應用層以上都是一種全新分散式設計了。

比起linux來說,杜克提供的這個系統架構分散式特性更強,完全針對現在多CPU和多核硬體系統趨勢,非常容易淋漓盡致發揮出系統效能。三天時間一晃而過,這些專家和骨幹雖然有些意猶未盡,但是杜克卻實在耽誤不起這麼多時間了。

天然核反應堆岩石樣本到手,杜克著急回到美國去,將這個天然核反應原理的謎團解開,成為自己在麻省理工最後的一項成果,然後華麗轉身離開,為自己在麻省理工的日子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從而轉身開始全力衝刺自己的事業。

其實杜克這三天講的內容,已經足以讓這些專家們下去研究好幾個月,甚至在這個基礎上做一個初始原型系統都夠了。所以杜克非常堅決地拒絕了劉校長的盛情挽留,重新踏上去美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