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地圖服務等附屬業務,市場容量還會擴大三成左右。如果未來能夠整合進去行動網路資訊服務,整個市場就更加可觀了。

所以導航儀這個細分市場,還是有可為之處。

這些資訊在各位風投大佬腦海中一閃而過,感覺SAL公司這個收購計劃大致靠譜,以領先的技術加上TOMTOM現在的品牌、渠道,在導航儀市場衝擊一下,重新為TOMTOM奪回世界第一的寶座,應該是有希望的。

&nin現在市值超過九十億美元,而被SAL併購後的TOMTOM,很有可能在短短几年間再次擊敗Garmin回到第一的寶座,那麼屆時TOMTOM的市值相信也會重回原來的價位,取代Garmin的地位,這樣單單隻計算這一塊,十億美元投資的增值就可能超過八、九倍。

顯然,僅僅從這個方面來看,這已經是一筆相當不錯的買賣。何況SAL本身還具有那麼多的賣點。

“你們的這個計劃看起來是很不錯,產品從樣品演示來看也很有優勢,但是SAL本身還很年輕,我很好奇你們準備怎麼來操作這個國際併購?還有,購併後的管理團隊方面是怎麼考慮的?”IDG首席合夥人劉程遠問道,不愧是老牌風投人,這個問題問得那才是叫一針見血。直接命中SAL公司現在最大的軟肋之一。

被人擊中軟肋,蔡思強卻毫無愧色,“劉先生這個問題也是今天我邀請大家前來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老實說我們在這個方面沒有優勢,但是在座各位都是投資界的大腕、前輩,具備豐富的資產運作經驗,非常期望各位前輩能夠給我們一些寶貴的建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蔡思強倒是非常光棍,直接坦陳事實,從專家這裡取經。這個坦率的態度讓四位風投大佬情不自禁地笑了。

劉程遠也感覺自己這一拳好像打在了空氣中一般,可是卻毫不介懷,能夠看清楚自己優缺點的團隊,在他遇到的風投推演中實在太少,因此更加值得信賴。

很少有創業團隊認為自己的商業計劃、管理團隊有缺陷,通常,遇到這種自信到盲目自戀的創業團隊,劉程遠通常都是一笑而遠避之。

同傻子比智商,那是二貨;同樣,同自戀狂談生意,那是自找失敗。

蔡思強既然能夠看清楚自己的缺點,卻能夠找對人,那麼這個缺點就不再是缺點了。

而資本運作,的確是風投們最擅長的業務之一,蔡思強找上他們那真是找對人了。能夠借腦借到這個地步,蔡思強也算是將風投們的資源利用到極致了。

好吧,這下大家真沒有什麼問題了,有產品、有計劃、有資金,人才好像也可以找到,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十億美元究竟值得了多少股份?

在一定限度內,錢的數量對於風投來說真不是什麼問題,幾百萬美元、幾千萬美元的投,與幾億美元的投其實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他們需要關心的是這部分錢用來幹什麼,使用是否合理?自己在這筆買賣中收益有多少?

“好吧,其他方面我沒有什麼問題了,現在我們來談談這十億美元值多少SAL的股份?”凱雷投資的周琛率先提出了這個大家現在最關心的問題。“談完這個問題後,我們四個再談談這個聯合投資的出資比例。”

趙建武和董鋒在一邊一直沒有說話,自始至終都是冷靜旁觀,看到蔡思強逐漸說服這些風投大佬下定決心來投資這個專案,心中對於蔡思強開出的十億美元雖然有疑問,但是也以為這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的談判把戲。

哪裡知道到了現在,這些風投大佬對於這個獅子大開口居然毫無異義,開始直接談起這些錢值多少股份的問題來。

意外,趙建武和董鋒真的感覺太意外了。倆人這才知道在商業運作方面,自己與蔡思強差距究竟有多大。

但是這些東西既然自己搞不懂,就由蔡思強去操作好了,說起來,蔡思強才是公司的二老闆,如果他都不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自己還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