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朝堂之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突然心中一振。自己不就是有竊聽系統麼?如果把竊聽種子丟到韃子主將身上去,豈不是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了如指掌。如此一來,知己知彼地前提,不就達到了麼?
這麼一想,崇禎皇帝便再也坐不住了。二十來萬大明百姓,如果不去救他們的話,等待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作為後世的人來說,一條人命都是要尊重的,更何況是這二十來萬條人命呢!
如今伍忠的等級太低,就只是靠他獲悉敵方情報,並沒有多大用處!不管是為了眼前這二十來萬的大明百姓,還是為了以後消滅滿清,收復遼東,崇禎皇帝覺得,非常有必要,把竊聽種子丟到韃子主將身上去!
前兩日一直在考慮的事情,就在這一刻,崇禎皇帝便有了決斷。不管如何,這一次,一定要去前線一趟。明目張膽地去不可行,不要說京師這邊的朝臣將領全都會攔住,就算去了前線,如果韃子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到了,那也必將全力來攻,以大明目前軍隊的戰力,估計自己會成為宋徽宗、宋欽宗那兩個倒黴皇帝的,這絕不可行。
這也就是說,如今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偷偷前往前線,把竊聽種子丟給韃子主將,然後竊聽韃子主將的部署,尋找機會打敗韃子,救出百姓!
決心已下,崇禎皇帝便開始考慮如何偷偷跑出去而朝堂上卻不知道。這個事情,似乎必須要有人掩護才行。
在他考慮這事的時候,很快,洪承疇和孫傳庭聯名的加急奏章就到了京師。頓時,朝堂上一片譁然,對此議論紛紛,各有看法。
總得來說,有幾種觀點,不過都互有針鋒相對。
第一種觀點,說洪承疇和孫傳庭優柔寡斷,當時情況,應該趁機衝進城去,消滅建虜,救出更多的百姓,這筆賬,洪承疇和孫傳庭都不會算,很顯然是沒有擔當,就害怕承擔了害死大明百姓的罪名。
還有和這個觀點差不多的是,說那二十來萬百姓要是被韃子掠去,不說路上會死多少,就是掠去遼東之後,為韃子耕種,壯大了韃子實力。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用顧忌他們的死活,反而對大明有利。再者說了,如今要是死了,還能少受一些罪,死在大明國土上,至少也不算客死異鄉了!
甚至有人還提出,孫洪兩人要是把這些百姓都救下來,那戰後怎麼辦?朝廷又哪來地餘力去養活他們?要是不管的話,一旦他們成為流賊,豈不是更為朝廷添亂。所以,這一仗,就應該不用顧忌他們,當時就攻進去。
對此,自然有人反駁,說韃子用大明百姓的血肉之軀堵住了官軍攻打的路線,明軍要進城,那得親手殺掉那些百姓,軍心可用乎?舍小保大,這場戰事下來,到底是否會如願,可知否?
還有,洪孫兩人的奏章中已有言明,建虜雖初戰告負,可實力尚存。且之前吃虧,也只是大意之下而已。更何況韃子原本就不以堅城為憑,更多的是擅於野戰,和大明軍隊短兵相接。就算孫洪兩人當時下令攻城,打進城去又如何?再次和韃子短兵相接,又是城內,沒有了騎兵突襲的優勢,誰輸誰贏都未可知!
朝堂上,激辯到激動之處,甚至還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說要是按照你們所說這些百姓會壯大建虜實力,那朝廷如今無力賑災,那是不是要把當地老百姓全部殺光,這樣就能避免他們成為流賊,壯大流賊的實力,避免為朝廷添亂?
“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
……
總得來說,這一次的辯論,御史言官一般都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上發言,基本上都贊成孫傳庭、洪承疇的退兵之舉。而一些務實的官員,還有武將方面,則對此保留不同意見,或輕或重,都有。
面對吵成一團的朝堂,崇禎皇帝給出的意見是,大明百姓要救,韃子要滅。
至於這麼高難度的事情,到底該怎麼做?崇禎皇帝就沒有了章程,似乎很是頭疼,當場做出決定的事情,只是下旨把韃子沒有底線的兇殘,立刻明告天下,告誡各地,要是不同心協力地防守,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旦城破,落到兇殘的韃子手中,就會當豬狗對待。
在群臣們看來,崇禎皇帝似乎被韃子的兇殘氣得頭疼,非常地傷腦筋。退朝之時,皇帝似乎還不停地揉腦袋。這讓群臣見了,都心中暗暗嘆息,皇帝到底還是缺少經歷,面對複雜地朝政,傷腦筋了吧!
至於他們自己,基於各自的屁股問題,該表態地已經表態了。至於事情真正要怎麼樣,才能妥善地解決,那就不管他們的事情了。
他們自然不知道,崇禎皇帝在朝堂上的舉動,其實就是做給他們看的。退朝之後,他就直接去了後宮,屏退宮女內侍,要單獨和周皇后溝通。
不過崇禎皇帝才剛說了個開頭,平時莊重,非常注意儀容的周皇后,就大驚失色地盯著崇禎皇帝說道:“什麼,陛下,萬萬不可啊!”
她確實是嚇壞了,皇帝乃萬金之軀,遼東建虜乃虎狼之徒,要是皇帝一旦離開了京師高大城牆的保護,那必然會陷於危險之中,搞不好都回不來了,這種後果,讓她如何不大驚失色!
崇禎皇帝見她的反應,先是乾坤獨斷地一言以決道:“朕已經決定了,皇后不用再勸。”
畢竟要周皇后配合的,崇禎皇帝接著緩和了一下語氣道:“不過皇后不用擔心,朕又豈能不顧自己的性命!朕想過的,微服出去,建虜又不知道朕去了,在秦軍之中,安全不會有問題!”
說到這裡,他的臉色又嚴肅了一點道:“太祖入夢,言社稷江山已到了最危急的關頭,朕要是連面對建虜的勇氣都沒有,又如何保住祖宗傳下來的基業?朕的皇后啊,建虜如此肆虐而不可制,他日必定亡我大明江山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