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因為他同樣出身米脂,知道流賊中有很多是走投無路才造反地,因此,他的麾下,由流賊投降過去的人最多,其中就包括以後有名氣地江南四鎮之一的高傑。

不過遺憾地是,他在原本的歷史上,為大明徵戰,甚至兒子也為國戰死,結果遇到楊嗣昌後,覺得被楊嗣昌欺騙,看到倨傲不遜的左良玉依舊混得風生水起,比他好多了。最終心有不平,就學起左良玉的做事方式,打仗看心情,明哲保身,坑了幾個總督,最後被孫傳庭奉旨砍了腦袋,而他所學得物件左良玉,倨傲不順,擁兵自重卻依舊沒事,還被封爵。

走了一圈下來,崇禎皇帝對於站在陣前的每個將領,都能說上一句話,很顯然,隔了一天的時間,是做了功課的。

不管是前世還是後世,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不管是衙門還是公司,最受歡迎的領導、上級,絕對不是那種高高在上威嚴的那種。

保持著尊貴身份卻又平易近人,對於手下了如指掌,關懷備至,就往往能讓手下忘情做事,拼死廝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古代有名的將領,一般都會愛兵如子,同甘共苦,甚至親自服侍傷員。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地事情,有一名將軍親自為一名受傷將士吸膿血。這個事情傳到受傷將士的家鄉後,別人都恭喜受傷將士的母親,說她兒子得將軍賞識,但是這個母親卻是哭了,說她這個兒子怕是要沒了。果然,她兒子傷好後上陣殺敵,拼死廝殺,最終戰死在了戰場,用生命回報了那位替他吸膿的將軍。

這個故事,崇禎皇帝在後世聽過,結合穿越過來後的所見所聞,特別是盧象升的一些作為,當然,也少不了戚繼光兵書上所說的將德影響,就按照這麼個意思第一次做了起來。

以皇帝之尊,用平易近人的這種方式來慰問遠道而來,即將和強敵廝殺的大明將士,從結果上看,效果是很不錯的。

當崇禎皇帝走了一圈,回到陣前臨時搭起來的點將臺上,再轉頭環視底下時,他就發現,所有將領和他們身後的將士,一個個都回視著他,眼神中甚至帶著崇拜之意了。

寒風呼嘯,吹不縮他們的脖子。每個人身上散發出地激情,似乎早已抵消了天氣地寒冷,讓他們忘記了如今正站在城外野地裡挨凍。

這是崇禎皇帝第一次面對幾萬大軍,密密麻麻的人頭,一個個全是即將出徵的軍士。只要自己一聲令下,這幾萬將士就會毫不猶豫地衝向敵人,拋頭顱,灑熱血,忠君為國。

此時此刻,他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我崇禎重活這一世,男兒大丈夫,自當領軍南征北戰,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護衛我大明,護衛我華夏,改變歷史,讓華夏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巔!

這一刻,已經不需要系統來要求,崇禎皇帝自己的內心深處,就做出了決定,此生定要領軍南征北戰,絕不在紫禁城這個囚籠裡待一輩子。

深吸一口氣,把所有念頭都拋到腦後,崇禎皇帝大聲說道:“昔年,太祖高皇帝南征北戰,驅逐韃虜,恢復我漢人江山,從此漢兒不為奴!可如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建虜侵佔了整個遼東,漢人不是被他們殺了就是為奴苟活!關內,流賊遍地,處處烽火,民不聊生,多少百姓家破人亡!今日,朕在此對天發誓……“

說到這裡,他忽然拔出佩劍,斜指向天,再次嚴肅而認真地大聲說道:“朕為太祖子孫,自當以太祖為榜樣,用朕之餘生,持青鋒三尺,領軍征討一切之敵,重振大明江山,護佑朕之子民!爾等,願隨朕殺敵否?”

崇禎皇帝的話說完之後,現場一片安靜,只有他的吼聲,似乎還回蕩在眾人的耳朵中。

不過只是過了片刻,三萬大明將士,忽然就回過神來了,一個個張大了嘴巴,喊出了他們心中的想法:“願意……”

在崇禎皇帝的身後,洪承疇和孫傳庭不約而同地轉頭互相看了一眼。互相之間,他們都看出對方眼中的震驚、驚訝,還有佩服。

別管這眼神有多複雜,這一刻,他們就是感覺到了。

等聲音稍微落了之後,崇禎皇帝收回佩劍,環視底下將士,再次大聲說道:“朕要重新組建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改組為營。你們只要在這次戰事中證明自己夠資格,就能入朕親自統領之營,在朕麾下殺敵,朕等著看你們的表現!“

“遵旨!”這一次,底下的將士,都沒有任何猶豫,神情興奮,立刻齊聲大吼道。

對於他們來說,還有什麼獎勵能比追隨皇帝,在皇帝麾下當兵更榮耀的呢?一旦成為近衛之旅,未來地前途,絕對光明。有本事的,封妻廕子,也絕對不在話下!

見此情況,就連洪承疇這種明哲保身的人,忽然都隱隱有點羨慕眼前的這些武夫了。要知道,隨著皇帝征戰天下,那功勞可是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估計將來會有不少人封侯拜將。

歷代以來,文官很難封爵,大明朝也就王陽明在死後封了個伯爵。可是武夫以戰功封爵的,從開國以來就不知道有多少,惠及子孫,和大明共存啊!

不過隨後他也有點奇怪,皇上竟然以後要親自領軍打仗,這瘋狂的念頭,朝堂上的那些官員,難道沒有阻止?該不會,大明朝還真要再出一位馬上皇帝了?

不止是他,孫傳庭同樣也很吃驚,不過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是贊同皇帝之舉的。要是皇帝一直待在紫禁城內,外面的世界,光靠奏章,光靠朝堂上諸公,又能瞭解多少?如今已是亂世之相,可不是身處深宮就能撥亂反正的了。

出來領兵打仗了,就能親眼見到太祖立下的規矩,被破壞了不知道多少;還能見到民生疾苦,親眼目睹,絕對比奏章中的簡單文字要更為震撼人心!如此一來,清屯充餉,必定會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自己也就不用為獨樹一幟而擔憂。

崇禎皇帝環視全軍,面容嚴肅地大聲說道:“朕在京師等著你們的好訊息,希望朕沒有看錯你們,秦兵,都是我大明響噹噹的漢子!”

這話,說得這些秦地漢子一個個都自豪不已,看看,秦地漢子的名聲,都傳到皇上耳中了,可不能弱了這名頭。

此時,崇禎皇帝該說得說了,也就不再逗留,很快就回宮去了。而洪承疇和孫傳庭兩人,沒有再跟隨進京,而是立刻整軍出發,前去和盧象升匯合了。

在蝴蝶效應之下,這個位面,從未在一起聯手的三位大明知兵能臣,終於要聚在一起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濟南失陷的訊息傳回了京師。一時之間,京師再次沸騰了起來,彈劾盧象升的奏章,猶如雪花一般飄向崇禎皇帝的案頭。甚至有不少人在奏章中建議,立刻問罪盧象升,反正此時不缺統兵之能臣,不管是三邊總督洪承疇,又或者陝西巡撫孫傳庭,都是戰功赫赫之輩,可接任盧象升之職。

對此,崇禎皇帝一律留中,懶得理他們。眼下最終的,是和建虜的這一仗。不知道這一次的戰事,結果會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