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 大明的瓶頸(第2/2頁)
章節報錯
遼東,別了;倭國,也別了,再也不見了!
此時的他們,就再也沒有反攻的心思,只求逃得越遠越好!
“主子,明軍應該不會發現我們想去大洋的那邊吧?”
“應該吧!”
“主子,我們應該能到那個比明國還大的地方吧?”
“應該吧!”
“……”
崇禎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豪格等人坐船離開本州島,進入太平洋,開始他們跨洋冒險。
…………
一個月後,孫傳庭領軍推進到了本州島最北邊。因為明軍不接受武士和大名的投降,那些剩下的大名和武士都逃去了蝦夷島。
孫傳庭並沒有再追,因為蝦夷島就目前來說,並沒有佔領價值。本州島剛經過戰亂,需要張榜安民,恢復民生為主了。
總體來說,倭國大名的內亂,還有建虜餘孽的攪局,讓倭國百姓飽受了動亂之苦,大明驅逐了那些武士大名,把倭國從動亂之中解救出來,深受倭國百姓的擁戴。
這個時候的他們,對於他們這些底層百姓來說,天皇是能吃的麼?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更不用說,據說天皇家族都已經在戰亂中滅族了。
因此,當孫傳庭在張榜告示中明確,倭國這個地方,以後就是大明的一個府時,沒有人有任何異議,甚至都在互相之間慶幸,慶幸他們能成為大明百姓!
從公元前六百六十年建立的天皇制度,終於在這崇禎二十二年終結。
至於傳說中,禍亂倭國的建虜餘孽,已經在最後一戰中被消滅,孫傳庭壓根就不信。因為他早就知道,建虜餘孽瘋狂北攻,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在搶船。
非要到了本州最北部的最後一戰才死翹翹,這種詐死之計不要太明顯。但這個時候,孫傳庭也沒有理會。
因為,建虜要坐船逃到海洋的對岸,首先得能到達對岸才行;另外,皇上原本就已經定下了國策,要遠征大洋彼岸,因此,建虜餘孽就算能活著逃過去,回頭也會有明軍追過去的。
佔領了倭國之後,孫傳庭就坐鎮在倭國,不過捷報卻發往了京師。
…………
趕在崇禎二十二年過年之前,崇禎皇帝領軍凱旋迴到京師。
鄂齊爾圖汗是留在京師,沒有讓他去西域的。原本他還以為,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雖然明軍精銳,應該能打贏準葛爾部沒問題,可西域廣大,說不定這次的戰場,要持續個幾年。
崇禎皇帝的凱旋,最吃驚的,就是他了。他是萬萬沒想到,皇上竟然平定了準葛爾部之亂之後,還能趕回京師過年!
當他得知,崇禎皇帝為了救他的部族,竟然會答應準葛爾部的要求,隨後又親率大軍追殺到準葛爾部滅族。這讓他很久無語,當天就上了一份奏章,叩謝天恩!
對此種種,崇禎皇帝都沒怎麼在意。哪怕倭國那邊的捷報傳到京師引起轟動時,他也沒怎麼在意。
崇禎皇帝在回到京師後,最為在意的事情,還是各地的交通情況。他不但第一時間審閱各省鋪路搭橋以及修築鐵路的情況,還下旨甘肅,塞外要優先修築鐵路。
此時的大明,東邊已經征服了朝鮮、倭國,整個遼東乃至白令海峽所在都是大明直轄地;而南方這邊,安南、洞吾、呂宋和馬六甲海峽以及原巴達維亞都成了大明的一部分。如今西部又擴張到了西藏和天山。
完全可以說,如今的大明,其實已經擴張到了極限。接下來,交通必須要跟上,否則開拓出來的疆域,最終都是會出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