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周皇后有點被他搞糊塗了,不由得納悶地問道。

朱慈烺可不想再被周皇后誤會了,這事兒太大了,萬一傳出去,他無論如何都承受不起的,因此趕緊解釋道:“在這政事上,兒臣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有所作為。但是,父皇不是還給兒臣安排了事情麼?這可都是利國利民,影響後世的大事!兒臣為此努力,不但蒸汽機發明出來了,且已經用於各處民生。還有蒸汽動力的火車,蒸汽戰船這些,都是兒臣在忙碌的。以後不管是誰,只要提起這些,那必然會提到兒臣。因此,兒臣就想著,與其在政事上碌碌無為,還不如多做這些實事。兒臣是這個意思,母后明白了麼?”

說到這裡,他深吸一口氣,重重地說道:“兒臣只是想活得有價值,兒臣想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

聽到這裡,周皇后終於明白了自己兒子的意思,原來還真是誤會了。明白了這點,她不由得大大地鬆了口氣。

可是,明白歸明白,她這樣保守的人,終歸還是有點轉不過彎來,不由得說道:“可是,你是太子啊!”

“是啊,兒臣是太子!”朱慈烺說開了,也就無所謂了。這一放開,思維也更是清晰,當即又對周皇后說道,“正因為兒臣是太子,一直在忙碌這些事情,做著這些事情,對於大明國內的風氣,就絕對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影響,能夠引導我大明子民都往這些方面努力,這就是兒臣這個太子的最大作用。”

說到這裡,他深吸一口氣,用非常肯定的語氣,小聲說道:“兒臣相信,父皇也是這個意思,會非常樂意兒臣撲在這些方面!”

“這……”周皇后聽了,不由得有點說不出話來,因為直覺讓她覺得,自己兒子說得對。

“兒臣也非常樂意!”看她說不出話來,朱慈烺便鄭重地說道,“因為兒臣也有成就感,這樣做下去,史書上必然也有兒臣的一席之地,而不再只是太子而已!”

朱慈烺傻麼?他一點不傻!知道他在當皇帝這方面,不管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比得上他父皇。就算他日子真當上皇帝了,也不可能比他父皇做得還要好。今後的史書上,必定在他偉大父皇的光芒之下,黯然無聲。

因此,他發現新的機會,也能做出成就感的事情上,他當然就會樂此不彼,對於這種批閱奏章的事情,肯定不會上心了。

周皇后明白了整個事情之後,終於緩緩地點頭,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兒子的選擇,或許是對的。

“我的兒啊,為娘終於放心了!”周皇后伸出手,摸摸自己兒子的臉,欣慰地說道。

雖然一個是皇后,一個是太子,可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兒子這樣的身份。

聽到這樣的話,朱慈烺很是高興,他知道,以後他做什麼事情,他母后都不會再管他。於是,他那顆心,就又飛到天津那邊去了,只是很可惜,沒有遠航鐵甲戰艦的資料,就只能靠這邊自己再摸索了。

周皇后放下手,準備回去了。但是,被他兒子的這番說詞一衝擊,她也有點想法了,不由得喃喃自語道:“那我又該做些什麼呢?”

如果能青史留名,誰不想?周皇后也想啊!如今,她兒子找到了自己的一條光明大道,她卻不知道怎麼做好了?

一直以來,她都是恪守皇后之道,依傳統治理後宮,不說多優秀吧,至少對得起皇后這個位置。

可是,如今被兒子這番話所影響,要是有可能,她也想青史留名,做歷代皇后中那數一數二的存在!

但是,怎麼做才能青史留名,她真沒有一點頭緒。

聽到她自言自語的那些話,朱慈烺便不由得說道:“母后,那還不簡單,就按父皇的意思做便是了啊!”

“啊?”周皇后一聽,不由得有點意外,她一時也想不起來,便問道,“你父皇說什麼了?”

聽到自己母后向自己請教,朱慈烺便來了精神,有點眉飛色舞起來,當即指點道:“母后沒發現麼?父皇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婦人出來做事了。哪怕是母后自己,不也掌管著一個紡織廠麼?兒臣看父皇的意思,應該是要讓我們大明所有的婦人,也都能做一份工,而不只是在家相夫教子而已,您看哪……”

說到這裡,他就開始給周皇后掰著手指數著崇禎皇帝的新政,包括成立接生婆等等的舉措,然後又說到大明開拓疆土,如今更是鼓勵生育,從中所能看出崇禎皇帝對於婦人在今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