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術業有專攻(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長平公主可以說,在這大明,不,是在這個時代,她的自然學識絕對是中上水平的。聽說自己未來的夫君可以是這方面的佼佼者,那她當然是喜歡了。
事關自己的終身大事,她也算是新時代女性了,當然,也可能是崇禎皇帝的態度和藹,因此,她勇敢地看著崇禎皇帝,點點頭道:“願意!”
“好!”崇禎皇帝聽了,便高興地點點頭道,“有關宗親皇室,朕要重新訂下一個規矩,就從朕的女兒開始。”
實在是崇禎皇帝搞出新的東西太多,包括事物、說法、思想等等,因此,他的妃子和兒女聽了,其實也不意外,不過他們都非常關心皇上這次要出什麼新規矩,就都好奇地看著崇禎皇帝,想聽他怎麼說。
只聽崇禎皇帝掃視所有人,認真地說道:“所謂術業有專攻,因此朕自今年始之所以開雜科,就是因為這點。以後規定,什麼學科出身,就只能當什麼方面的官。而不再是進士出身,就當父母官,領軍政大權。”
沒有人插話,都靜靜地聽著,偶爾看到他們有皺眉,也都是在深思的樣子。
崇禎皇帝也不管,繼續說道:“自然學科出身的,就只能任職自然學科方面的官職,不和軍政相關。駙馬從中選,也不算違背祖制。還有,藩王宗室也可以考自然學科,和普通考生一樣對待。有本事,就一樣可以為官。”
在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其實是砍了藩王宗室一刀,免去世襲罔替,而是實現遞減的爵位;如今也算是給了補償,能出仕為官。雖然不是統領軍政大權的主官,不管如何,至少是個官了。
像田貴妃等人聽了,都是心中一喜。因為崇禎皇帝之前的規定,就是以自己的兒子女兒為榜樣開始的。如今有給好處,那他們的親生兒子女兒也就都能享受到了。
雖然說她們子女是不愁吃喝,可要是能為官,誰又會怕官多壓身!
崇禎皇帝給他們詳細說了自己的想法,並對他們的反應略微修正了下說法之後,便在第二天的朝議中,向群臣公佈了。
第一,以後大明須得男女皆滿十八歲才能結婚,理由是趁著年少時多做學問,另外,也有利於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第二,鼓勵多生,無論男女,二胎以上,每生一個小孩,家庭免一人五年勞役,可在家養育孩子;
第三,從大明二十年開始,雜科成慣例,如果有能耐的,也可以各科都考。朝廷看是何科舉出身任免官職,實行術業有專攻之策。
第四,藩王宗室也可參與雜科考試,只要能錄取一樣可以當相應官職。如此一來,雜科駙馬都不用特別交代,也就順其自然就沒任何問題了。
這個變革,改變之大,可以說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的。至少在大明朝,算是非常巨大的變革了。
不過這個變革卻能讓大部分人受惠。雖然科考過多,但是與此同時,官位也會大大增加。藩王宗室能當官,可卻不能擔任軍政主官,這就是大明官吏能接受的底線。
至於婚姻方面,皇帝直接說了原因,是為了讓年少多學點知識,也讓孕婦能順利生產,並且有廠衛提供的資料,說明年齡太小的話,不利生產。這是為所有人好,雖然有人不以為然,可也沒人敢反對。
當然,這個革新之所以沒人反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崇禎皇帝威望之高,已經是一言九鼎。另外,不斷髮生的事實證明,崇禎皇帝的決策最終都是對的。
於是,崇禎皇帝動動嘴皮子,底下官員就開始忙成狗了。
內閣、六部等衙門開始針對崇禎皇帝的這份旨意,商討具體的實施細節,怎麼實施,然後還要再報給崇禎皇帝批閱,透過之後還要執行,沒法透過的話還要再商量修改,一直到透過為止。
這個時候,他們忽然發現,皇帝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要知道大明的官位,其實是很有限的。
地方上,一個縣有品級的,也就是縣官、縣丞、主簿和典史而已。其他的,全部都是吏,其實也是算役的一種,理論上是沒有俸祿報酬的。
一個縣的事物,就算古代的人口沒有那麼多,那其實也根本管不過來的。如今透過增加各類科考來增加官位,就能有效改善大明這種不合理的情況。
術業有專攻,各官各司其職,不管怎麼樣,總能喘口氣了不是!
這種革新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但是,崇禎皇帝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盯在這方面。
可以說,崇禎皇帝從南邊回京的這個路上,走走停停,長達兩個月時間,透過觀察大明地方民情,全盤考慮後的一個最重要的點,其實還不是這個革新,因為還有更急迫的事情,要等著他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