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耗不起?”莫敬宇聽了,感覺有點莫名其妙,以為阮福瀕忘記了,就提醒道,“我們各軍的糧草物資,都是各自提供,又不是隻吃清都王的,誰耗不起了?”

說著這話時,他們看到鄭阮兩人都看向他,那眼神中似乎還有點侮辱的意思,頓時,他的脖子一下就紅了,提高了嗓門說道:“再說了,明國皇帝日理萬機,他不要京師了,不回京師了?他才耗不起吧!”

說完之後,他感覺到鄭阮兩人看著他的眼神,還是帶著輕視之意,便哼了一聲,不想說話了。

真是欺人太甚,要不是還想要一番作為,真想甩手而去!

那明國皇帝也真是,來安南平叛就平叛好了,自己最是歡迎了,可為什麼還要說自己無能要治罪?

有的話,阮福瀕不好說,身為盟主的鄭梉,在看到其他人都疑惑的神情之後,不得不解釋道:“如果一直耗下去,就算我們以大局為重,團結為先。可是,底下人卻是時間久了,必然會生變的。”

他所說得這個事情,其實是可以忽略莫敬宇那邊的,主要就是鄭軍和阮軍這邊。畢竟以前都是仇敵來的,你殺我,我殺你,那都是結下死仇的。

鄭梉和阮福瀕能為了利益聯合起來,可底下人就管不了那麼多的。時間久了絕對不會關係和解,反而會因為各種因素產生摩擦,最終爆發出大的衝突。到那個時候,不管是鄭梉還是阮福瀕,都會非常難以處置這種事情的。

更何況,萬一鄭梉有個異心,時間久了就想幹掉阮軍將領,吞併阮軍,這種可能性有沒有?

時間久了,就這麼一直拖下去的話,沒人敢保證。

同樣的,萬一阮福瀕這邊有異心,趁著大軍在北地,突然發動兵變,抓了或者殺了鄭梉,一下就打敗了多年的宿敵,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同樣沒人敢保證!

信不信要是明國皇帝這個時候突然因為有事,就領軍回北方去了。那訊息傳回安南的第一時間,鄭阮兩軍就能立刻打出腦漿來!

之前的盟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在鄭梉說了之後莫敬宇也沒有那麼傻,立刻就明白了過來。不管之前再怎麼保證,再怎麼歃血為盟,再拿世子當人質,這鄭阮兩家也不可能和好為一家,彼此之間,終歸還是有戒備的。

想到這裡,他忽然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讓你們強大,呵呵!

倒是荷蘭人艾碧德和葡萄牙人安德斯搞不明白,甚至還提議說,只要各自嚴管各軍,不讓底下人有接觸的可能,那不就可以了?

這其中的東西,沒法詳細說。當然,最好的其實還是分開駐紮,互有聯絡有各自為戰。

就如同三國時候赤壁之戰那樣,孫劉聯合,但軍隊不在一起,而是互相策應,這樣就能少很多麻煩。

但是,他們的地形決定了,這種方式是不可能的。安南這邊,是沿著海岸線狹長的一條。明軍的進攻,從北到南,要是打到阮氏的地界,就等於鄭氏的地盤都已經被明軍攻下來了。

也是因此,阮軍才會北上,和鄭軍一起聯合作戰,共同對付明軍。

此時,不管是鄭梉,還是阮福瀕,都不可能一下就改變主意,立刻領軍北上。這次的軍議,就沒有結論。唯有向神靈乞求,明國皇帝沒有那麼奸詐,是真得需要補充軍需物資,才停留在哪裡的。

又或者,明國國內快點發生點大事,好讓明國皇帝顧不得安南,趕緊就回北方去吧!

如果是一般皇帝的話,那是絕對不會在外太久的。否則皇帝離開京師太久,就容易生變。

崇禎皇帝從去年底離開京師南下之後,這都馬上就要一年時間了,還待在南方。這種情況,還真是罕見的。

他們自然不知道,崇禎皇帝有金手指,對於京師那邊的情況瞭如指掌。另外,他的威望也如日中天,朝中臣子,都是他梳理過的,也根本不用擔心什麼。他的情況,根本就不能用以前的那種眼光來看待。

因此,鄭梉和阮福瀕懷著僥倖的心理,等了一些天之後,依舊沒有看到崇禎皇帝有領兵來攻的跡象。大軍集結在這裡,時間拖得越久,形勢就越微妙。最終,作為盟主的鄭梉,他知道不能這樣再下去了。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