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 安南人傑(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情況也讓清都王鄭梉意識到,大明皇帝這次的御駕親征,會比想象中更難應付。
得到這個結論,他想要建立抗明聯合軍隊的想法,就變得更為迫切和重要了。
最終,他們君臣商議的結果,就是要嚴格把控國內輿論,膽敢議論有關明國事情的,輕者抓去坐牢,重則按通敵罪處死。軍中也進行管控,發現任何議論明軍,特別是說明軍好話的,一律軍棍當眾打死!
另外,鄭梉緊急向南阮那邊派出了使者,去溝通聯合對抗明軍的事情。為了表示誠意,這個使者不是別人,而是他的兒子,四十歲的鄭柞,也就是他的繼位者。
至於北方高平莫氏那邊,他就比較輕視了,只是派出了一個文官。
隨後,鄭梉又和荷蘭人進行了溝通,許諾擊敗明軍之後的好處。
剛好在臺灣的荷蘭人被明軍打得全軍覆沒,這個訊息已經傳遍南洋。因此,在安南的荷蘭人見到有一起打明國的機會,當然不會錯過,立刻一拍即合,甚至還緊急向巴達維亞那邊稟告,希望巴達維亞那邊能派些援兵過來。
…………
與此同時,在南邊的阮氏這邊,阮主是阮福瀾,此時已經身有重病,一直在養病中。
可從在北邊細作傳回的訊息,說清都王正在積極整軍備戰,很可能在近段時間內會發起一次很大的攻勢。
對此,阮福瀾憂心忡忡,為即將到來的戰事擔憂。
不過好在世子阮福瀕已經是二十六歲,平時表現也深得他歡心。因此,這一日,他就召集了心腹文武群臣並世子商議如何應對。
相對於垂垂老矣的阮福瀾,底下眾人之前站著的阮福瀕就顯得英氣勃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聽到阮福瀾的擔憂,阮福瀕當即毫不猶豫地奏道:“父王,此事無須擔心,兒臣已經訓練了上百戰象。先詐敗引誘鄭軍至長德一帶,兒臣領百頭戰象殺出,同時亦從水路夾擊,定能大敗鄭軍!”
接著,他又詳細說起他想好的戰事細節安排。
一時之間,大殿內,就只聽到阮福瀕在那侃侃而談。
不管是他父王阮福瀾,還是其他心腹大臣,全都聽得不斷點頭。看向他的眼神中,阮福瀾是欣慰,而其他心腹大臣則是敬佩之色。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鄭梉最大的慘敗,就是被阮福瀕這麼打敗的。而戰事結束時,阮福瀾也病死,因此阮福瀕當了國主,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那是一代雄主來的。
此時,阮福瀕的御前策論,很是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就聽阮福瀾說道:“不錯,很好。孤身體不好,這應對鄭賊的事情,就由你來盡心應對,不可鬆懈!”
“是,父王!”阮福瀕聽了,立刻帶著欣喜之意,恭敬地答應道。
不過在回答完了之後,他稍微有點猶豫,好像不知道該說還是不該說。
阮福瀾見了,不由得眉頭一皺道:“你是有什麼顧慮?有就說出來!”
聽到這話,阮福瀕就不猶豫了,立刻恭敬地稟告道:“父王,有訊息說,明國皇帝要領軍攻打安南。兒臣想著,鄭賊必定首當其衝,如今怕是自保尚且不暇,恐怕不會來攻打我們了。”
阮福瀾聽了,有點詫異地問道:“還有這事?”
他久在病中,已經不怎麼處理朝政了。如果不是鄭賊要攻打他的這個大事,說不定還他在宮內養病。因此,對於北方的傳言並不很清楚。
阮福瀕當然知道這點,正想稟告時,忽然,殿外傳來急促地腳步聲。在他們轉頭看過去時,一名內侍帶著震驚之意出現在殿門口。
就見這名內侍小碎步地進入殿門,然後就急速稟告道:“殿下,北方鄭賊派來了使者,說是有急事商討。”
一聽這話,殿內所有人都不由得吃了一驚。
要知道,一直以來,北方鄭賊挾天子以令諸侯,指責他們阮氏為賊,多少次都想滅了他們阮氏。完全可以說,兩國之間的仇恨,那是不共戴天,不可能有議和的可能性。這怎麼就跑來說要商量事情了呢?
除了阮福瀾還沒醒悟過來之外,其他人都回過神來了。
只見世子阮福瀕第一個向阮福瀾奏道:“父王,此必是鄭賊迫於明軍的壓力,所以是想來求和了!”
“對,世子所言極是!”另外有文臣也立刻附和道,“微臣建議,應該坐山觀虎鬥,最好他們是兩敗俱傷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