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多爾袞卻又開口說道:“海州戰事,至關重要,立刻加急傳旨給豫親王,讓他小心應對,戰況一日一報!”

說完之後,他轉身看向布木布泰,躬身奏道:“恭請太后、陛下回宮!”

這也就是說,這次的議事就這麼結束了。

布木布泰聽多爾袞安排得頭頭是道,而且她這次過來,主要是宣佈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也已經完事,便點點頭站起來,帶著小皇帝就退了。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領軍已經快要到連雲島關。他從多爾袞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反饋的訊息獲悉,建虜的這個應對之策,不得不感慨,看來建虜還是有腦子的,並不會一下就上當。知道什麼輕,什麼重,而且還很忌憚自己!

不過沒關係,朕既然來了,就一定會讓你們上當,等著吧!崇禎皇帝心中想著,並沒有多在意。因為事先的時候,他也並沒有認為建虜會是傻子,隨便讓他們幹什麼就會幹什麼。

…………

再說在海州,多鐸調兵遣將完了之後,卻一直不見耀州驛的明軍有什麼動靜?更為關鍵的是,蓋州那邊的明軍,也沒有什麼動靜,就好像明軍的這次行動,真的只是為了佔領耀州驛,然後就沒了。

多鐸是近幾年來,建虜當中少數幾個沒有吃過敗仗的奴酋。因此比起其他人來說,他的自信就要多不少,也不會那麼忌憚明軍。在考慮權衡了一段時間之後,多鐸決定發起對耀州驛明軍的攻擊。

在他想來,明軍奪取了耀州驛,如果大清這邊一直任由明軍佔領,並沒有做出後續反應,只是圍而不攻,就好像怕了明軍一般,等於助長了明軍計程車氣,回頭明軍必然會更囂張。

如果能殲滅耀州驛的明軍,那明軍後續就算有其他什麼行動,也必然會受到干擾甚至破壞,搞不定就沒有後續的陰謀詭計了。如此一來,不但能挫敗明軍的圖謀,甚至還能大大振奮大清計程車氣,一改這幾年來大清對明軍不勝的頹勢。

正當多鐸下了這個決定,開始調兵遣將,準備領軍開拔的時候,盛京的旨意就到了:要他小心應對明軍的攻勢,特別要注意,明國皇帝所領的御林軍動向。根據以往經驗,那支軍隊才是明軍的殺手鐧,是明軍真正目的的執行者。

如果別人給多鐸說這個的話,他會不屑一顧。因為他又不是戰場菜鳥,為了防止意外,早就派出了探馬,布控方圓幾十裡的動向。如果明軍有異常舉動,他都能提前獲悉,從而做出應對。

不過,這份旨意是盛京發來的,署名是叔父攝政王的名頭。對多爾袞,他還是很信服的,也是他從小聽多爾袞的話,養成了一個習慣。因此,多鐸在接到這份旨意之後,雖然沒有改變初衷,要繼續進攻耀州驛。但是,在此之前,他又多派了探馬出去,以海州、耀州驛和蓋州這一線為中心,以方圓百里為目標去探查訊息。

做完這些事情之後,他等了兩天,在蓋州海岸線上的探馬就有回報,說海上的連雲島關那邊,發現有大量的明軍戰船在活動,似乎是源源不斷地運來物資。從這些跡象看,說不定耀州驛的明軍,還真是前鋒而已。等再過些天,搞不定就會更多的明軍會殺過來。

這一點,也和耀州驛的明軍是由蓋州明軍和東江明軍兩部分組成相吻合,可以看出,明軍應該是在動用最大的兵力,要打一次大的戰事。只不過後續明軍應該是隔海而來,沒那麼快到達。因此後續的明軍,才遲遲沒有跟進。

明白了這些,多鐸在心中詛咒明軍最好在過海的時候,被狂風吹個全軍覆沒就好了。當然,他也不會就只是詛咒而已,反而更加堅定了他要打耀州驛明軍的決心。趁著後續明軍沒有跟進,以多打少,先幹掉耀州驛明軍,就是最佳選擇了。

盛京那邊,要求每日一報,他也就把相關情況每日都發出去。而後,他本人就親自領軍出征耀州驛了。

…………

夕陽西下,紅彤彤的馬上要落到山後面,卻不甘心就此謝幕,就拼命把西邊的白雲染得火紅,就如同染血了一般。

耀州驛的城頭上,明軍主將李過看著這一幕,笑了笑,然後轉頭看向城外遠處的兩座建虜騎軍大營,微笑著對身邊的李定國說道:“這都過去三天了,建虜還沒有什麼動靜,該不會,他們是在等下雨天吧?”

明軍的優勢,就在於火器。如果下雨的話,雖然對建虜弓箭兵的弓弦也有影響,但是,不管怎麼樣,對於明軍這邊的戰力,影響卻是最大的。

“如果真這樣的話,建虜就白等了!”李定國聽了,當即一本正經地說道,“總督大人事先已經和遼民核實過,這個季節,是很少下雨的。看這天色,也沒有一絲下雨的跡象。”

其實,李過也是知道這事的,此時提起,只是調侃下建虜的按兵不動而已。他聽了李定國的回答之後,便點了點頭又問道:“該不會,建虜的糧食物資,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少吧?又或者,是想等我們耀州驛的糧食物資消耗掉了再攻打?”

李定國聽了,稍微想了一會,便馬上認真地回答道:“如果建虜的糧食物資不足以發起戰事的話,末將覺得,他們就不會派出上萬騎軍,阻斷我們的後路。如果他們是想等我們耀州驛的糧食物資耗掉,估計也不可能。我軍有備而來,糧草物資當然是有考慮的,想要耗掉我們的糧草物資,絕對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耗得掉的!”

“那你以為海州的奴酋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就一直按兵不動?”李過見了,不由得起了考究之心,便再次問道。

李定國聽了,想了想認真地回答道:“海州主將是愛新覺羅多鐸,他以前並沒有和我軍直接交過手,因此要說怕是不大可能,但其他奴酋都有落敗,甚至被皇上俘虜,因此末將估計,他可能是震懾於皇上的威名,還在看動靜,如果他確認就只有我們這一部的話,說不定就會領軍前來,試圖吃掉我們!不管如何,建虜需要一場大勝!”

李過聽得不斷點頭,心中不得不承認,這個張獻忠的義子,確實是個打仗的天才,小小年紀,所想的事情卻和自己差不多,難怪總督大人對他很器重。對了,好像皇上也很欣賞他!

他正待誇獎一句時,忽然聽到身後傳來動靜。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