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戰事的規模,卻是要控制的。這也是崇禎皇帝到目前為止,先是隻練了御馬監轄下三大營,經濟條件好一些之後,才可以整編京營。至於其他地方衛所軍隊,都還暫時按著,慢慢改編。要是一下全國鋪開的話,那就是傻子一個了!
幸運的是,有竊聽系統這個金手指在,每一次的戰事,都是付出很小的代價打贏了。如果像原本歷史上那樣屢敗屢戰的話,就是再多的錢都不夠填這個無底窟窿的。
如今的一切都是欣欣向榮,國庫的支出,都能看到回報,這讓崇禎皇帝非常欣慰。
京營這邊,他也不時過去視察檢閱,都讓他比較滿意,畢竟是從邊軍抽調過來的精銳將士,不用朝廷從頭開始練起。另外,吳三桂所部的京營騎軍,隨駕出征草原凱旋的事情,也刺激了京營的步軍,讓他們更為訓練更為認真、刻苦,就期待著早日也能隨駕出征,賺取軍功,封妻廕子。
他們期待,崇禎皇帝也在期待,希望等到要秋收的時候,京營軍隊也能用上。畢竟要想掩護孔有德那邊的大明百姓,能儘量多的救出來,不搞點大的動靜是不可能成功的。
為此,崇禎皇帝從收到訊息的這一刻,就開始謀劃了。軍隊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糧草物資的準備。沒說的,屯糧吧!
在他計劃這一切的時候,那些都集中到遼河平原上去的大明百姓,自然是不知道他們的皇帝,正在為救他們而努力。這時候的他們,被建虜軍隊押過來,心中都是非常地擔心,以及對未來希望的渺茫而感到非常沮喪。
以前的時候,他們分佈在遼東各地,有的離海邊並不是太遠。他們一直在找機會,想要逃到海邊去。如果能逃到海邊,他們就等於逃離了建虜的魔爪,就能迴歸大明。
可是,如今被押來了遼東腹地,遠離海邊的地方,這就等於絕了他們逃回大明的希望。因此,他們對於斷絕他們希望的孔有德,那是非常憤恨的。
如果不是孔有德這個明奸為了邀功,向建虜奏請把他們都押來遼河平原開荒種田,他們就不會來到這裡,自然也就不會遠離海岸線!
“恭順王到!”隨著軍卒的喊聲,孔有德在一群軍卒的簇擁下,出現在遼河平原上的田間地頭上。
原本就因為憤恨而故意拖拖拉拉的大明百姓聽到,趁機放下鋤頭開始偷懶。他們的想法很樸素,你這個狗明奸不是想邀功麼,那我們就給你拖延,讓你沒法向建虜邀功。
對於這些大明百姓的行為,孔有德其實已經聽說,此次到田間地頭來巡查,就是為了這個情況而來的。
此時,看到這些大明百姓的舉止,只要不是眼瞎,就都能看出來了。事實上,大明百姓做得這麼明顯,也就是要讓孔有德看到。
對此,孔永安不由得怒了。王爺明明是好心在幫他們,他們竟然如此回報王爺!
不過他也知道,真正的情況,是絕對不能公之於眾的。於是,他當即對那些田間地頭的大明百姓怒吼道:“你們還活著,還能有力氣在這裡幹活,知道這是誰的恩德麼?”
他出去這麼一吼,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他,聽著他在說話。
“如果不是王爺把他們調來遼東,信不信你們之中很多人會餓死?如果不是王爺頂住了壓力,把朝廷分下來的口糧,全都給你們留著,信不信你們之中,有很多人會成為這田間地頭的肥料?如果不是王爺仁厚慈悲,就你們這麼偷懶耍奸,換成別的人,信不信你們很多人都被掛在這田間地頭,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如果今年的收成不好,信不信最先餓死的人,絕對是你們,而不是別人……”
孔永安憤怒地吼聲,吼得這些大明百姓有點坐不住了。因為孔永安說得這些,確實是實情,這一點,他們無法反駁。
這年頭,有一口吃的,都已經是奢求了。不管怎麼樣,這也算是活命之恩吧?
這麼想著,他們雖然心中恨孔有德斷了他們逃離遼東,回到大明的希望,可對孔有德的這種恨意,終歸是減輕了不少。甚至有些看開了的大明百姓,對孔有德還隱隱有感激之意了。
孔有德看著這一切,卻只是淡淡地說道:“要是能豐收,這是本王的功勞,也是你們活命的前提。就當是為了自己,好好幹活吧。要是再懈怠下去,本王為了交差,說不定就要奏請朝廷派其他人來監工了。”
他在奏章中有說明,要最大可能地發揮出漢人的勤勞,不能光靠鞭子打壓。因此,他希望有他的手下來監工,這樣也能對漢奴的偷奸耍賴,能及時發現。等等一堆理由說出來之後,多爾袞也是同意了他的奏請,看押這兩萬左右的漢奴,是孔有德的手下。
至於原來耿仲明的手下,還有一部分尚可喜的手下等等,都被調去捕魚去了。
此時,聽到孔有德這麼一說,想起那些建虜監工的殘忍,讓這些大明百姓就更是擔心了起來。就算是為了自己,也還是好好幹活吧!
就這麼的,遼河平原這邊,開荒種田的進度,便大大地加快了。孔有德也把這裡的情況,隔段時間就發往盛京,讓多爾袞也多了不少期待。
如此一來,慢慢地,多爾袞就把秋收糧食的一大半期望,都寄託到了遼河平原這邊。而這,也是孔有德所希望的:挖一個大坑,把這些建虜給坑了!
與此同時,朝鮮半島最南端這邊,也出現了原本歷史上沒有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