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琉球使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多爾袞的身上有甲級竊聽種子,就憑這一點,他又如何能和自己鬥?崇禎皇帝對此,非常有信心。
當然,要是沒有甲級竊聽種子的話,那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但真要是這樣,當初擒獲多爾袞的時候,也就不會放他回去了。
洪承疇一聽皇帝這話,想起皇帝每每料事如神,如今又知道建虜的圖謀,便放下了心,真心實意地讚一聲皇上厲害!
對於這些話,崇禎皇帝聽多都已經免疫了,他對洪承疇叮囑道:“建虜糧草缺失,這是建虜的命脈,朕回京之後,卿可以抓著這點用心即可!不過無需和建虜決戰,最好是避免決戰,或者打大的戰事!”
“微臣遵旨!”洪承疇聽了,立刻附和,他也同意這點。
崇禎皇帝看著他,又再次交代道:“因為供應不了那些部族的人,建虜把庫倫部族和奈曼部族的老弱都殺了,吞併了其他人。這是卿可以做文章的一點。宣揚建虜的殘暴,讓建虜軍心不穩,也讓草原部族認清建虜的本心,孤立瓦解建虜軍隊!”
“微臣遵旨!”洪承疇聽得連連點頭,再次領旨道。
對於洪承疇的能力,崇禎皇帝還是信任的,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後,便班師回京了。
當然了,交代給洪承疇的這些事情,他也同樣派人,傳訊息給保定總督盧象升,讓東江軍那邊也這麼做。另外還有一點,建虜會派兵再次去朝鮮搜刮糧草物資,東江軍那邊要是有戰機的話,不妨可以給建虜添下堵。
至於建虜主動放棄的城池,除了金州可以重新佔領之外,其他城池,先不去佔領,哪怕是靠海的復州也不去佔領,就先空著好了,免得分散東江軍兵力,以至於無法應付建虜的攻勢。
崇禎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崇禎皇帝班師回到京師。對於這一次皇帝所打得勝仗,京師百姓已經沒有像以往那樣激動了。不過高興肯定還是高興的,紛紛在街頭巷尾談論這次的戰果。
“看到沒有,皇上領軍出戰,建虜都嚇得聞風而逃!把沿海的城池都給主動丟了!”
“是啊,沒想到那些兇殘成性的建虜,竟然也有這麼一天!”
“那是,皇上英明神武,把建虜打怕了,這樣的事情,本公子是一點都稀奇!”
“如今建虜的草原盟友都被我大清打服,本公子估計,等到皇上再次御駕親征,必是平定遼東的時候了!”
“不用管這些,反正這遼東啊,皇上遲早收回來,那些建虜的日子,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
“……”
所有的京師百姓,對於大明最終收復遼東,都是信心滿滿。
在一處名叫“醉八仙”的酒樓中,有一桌食客,側耳聽著周邊的討論,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匆匆結了帳,就趕緊離開,回到了京師驛站去了。
在一處院子內,有一人正在仰頭看著樹上的鳥叫,聽到腳步聲響,便轉頭看去,發現是自己的手下回來了,便帶著一點焦急問道:“是大明皇帝回來了?”
“回大人,是大明皇帝凱旋。”來人連忙恭敬地稟告道,“而且小人還聽到訊息說,大明皇帝英明神武,遼東建虜已經不堪一擊,光復遼東指日可待。如此一來,說不定大人就能求得大明為我們做主了!”
這人一聽,頓時大喜。
他是琉球國正議大夫蔡錦,崇禎十三年時,琉球尚豐王去世。次年,也就是崇禎十四年,他的第三個兒子尚賢即位為世子。之所以不是繼位為琉球王,就是要成為琉球王,就必須得到宗主國,也就是大明的冊封才可以。
在原本的歷史上,是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琉球世子尚賢依定製特遣正議大夫蔡錦等人赴大明進貢兼請封。但因大明戰亂頻仍,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已經建國,自己國內都亂成一團,只差幾個月就要亡國了,因此,根本無法派出足夠規模的冊封隊伍。因而,蔡錦等未能如願,只好先行返國。
到了後來,崇禎皇帝煤山歪脖子樹上上吊,南明皇帝又短命,這後來又派出信使的琉球世子始終無法得到冊封,哪怕琉球最終承認滿清為宗主國,想要得到滿清的冊封,但是,在滿清冊封使者,在順治六年到達琉球的時候,這琉球世子尚賢已經死了。就這樣,這個尚賢成為琉球唯一一位已向中國請封而未完成受封手續的世子,到死都是世子一個。
在這個位面上,因為蝴蝶效應的關係,蔡錦一行人是在崇禎十六年才到達京師的。到京師之後,才知道大明皇帝御駕親征,不在京師。
蔡錦聽到這個訊息,便是憂心忡忡。
在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聽說了大明自己也是焦頭爛額,各處叛逆四起,民不聊生。
到了大明之後,所見所聞,卻和傳聞有所不同。至少並沒有想象中的戰亂,反而是國泰民安,一片繁榮的景象。這讓他驚喜了一下,不過細問之後,特別是到了京師,才知道連大明皇帝都出去打仗了,這說明,大明自己的事情,都要皇帝親自上陣。這麼一來的話,琉球的事情,怕是大明這邊沒法顧及了。
他在來大明的時候,尚賢曾和他秘密交談一番。因此,他來大明,除了朝貢和請求冊封琉球世子為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請求大明出兵,幫琉球驅逐倭寇。
原本以為這事不可能了,可此時一聽手下來稟告的訊息,他的心思頓時又活絡了起來,感覺琉球有救了!
從大明萬曆三十七年開始,琉球就被倭寇侵襲,甚至連他們的王都被倭寇給抓了。
到大明萬曆三十九年時,尚寧王被迫與薩摩藩簽訂《掟十五條》,承認薩摩藩對琉球的控制。同時將奄美五島(即喜界島、德之島、奄美大島、衝永良部島和與論島)劃歸薩摩藩直轄,才得以釋放生還。
此外,琉球還被迫遣使謁見幕府將軍,此舉被稱為“上江戶”。此後,島津氏成為中琉貿易的掌控者。從此琉球進入了“一國兩屬”時期。
要不是倭寇忌憚大明,就不會再存在琉球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