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倫族離遼東最近,因此,他們是最先到的。在此之前,就有快馬先行通報建虜這邊。

建虜邊關的守將一聽,立刻飛報盛京。

“什麼?”已經回來的嶽託一聽,頓時就吃了一驚道,“庫倫族竟然沒有被明軍滅族,沒殺人?不是血債血償麼?”

在他們看來,明國皇帝突襲草原,像庫倫族離得近的,那絕對是要被滅的。並且他們不是聾子,自然聽說了明軍當初剿滅烏拉特部和察哈爾部的時候,都是揚言血債血償的。

多鐸也覺得有點奇怪道:“該不會是庫倫部運氣好,所以被他們給逃掉了吧?”

正在主持開會的多爾袞卻是眉頭緊皺,轉身向布木布泰奏道:“微臣以為,可派英俄爾岱就近安撫,殿內大事,才是我大清的重中之重,不宜分心!”

布木布泰聽得點點頭道:“睿親王所言極是,我大清的這個內賊,必須要先揪出來才好,如此,以後對明國才能有勝算!”

這個道理,她還是明白的。比如,她在皇太極身邊有人的話,她就能很清楚他在幹什麼,不管是爭寵還是要皇太極的命,都不會太難。由此推到兩國交戰上,也是一個道理。

一聽她這話,其餘親王,那臉頓時就沉了下來。派人把他們叫了回來,然後竟然是由多爾袞主持,開始查洩密一事,這無形之中,就變成了多爾袞凌駕於他們這幾個親王之上,這讓他們非常不爽。

可是,當初代善定下計策,包括後續的事情,多爾袞都沒參與。而事情又有洩露,至少多爾袞這邊是可以排除掉的,由他來主持核查洩密一事,確實也說得過去。可是,就是不爽啊!

他們不爽,多爾袞卻是爽的。得到布木布泰的同意,他便立刻傳令,讓擅長外事的英俄爾岱趕去邊關長山,去安撫庫倫族。至於後續的事情,就等這邊的事情有個眉目之後再說。

等英俄爾岱一走之後,多爾袞便掃視一遍在殿內的這幾個親王,然後盯著嶽託問道:“從大殿內離開之後,你去了那裡,和什麼人說了此事,周邊是否有人聽到,全都據實答來!”

他們終歸再怎麼想,也沒想過會是在場中的人洩密,而是懷疑在場的人離開之後,不小心把訊息說給別人知道而洩密的。

然而,就算這樣,被多爾袞這樣質問,也終歸是一種恥辱,就聽嶽託冷著臉說道:“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如此重大的軍國大事,又如何會去和外人說?”

多爾袞聽了,卻並不放過他,而是繼續嚴肅地說道:“此事事關我大清國運,不找出洩密之人,大清亡國都是有可能的。如此重責,誰人能擔得起?你最好仔細想想,莫要漏了。回頭本王會另外單獨詢問你府上的人,切莫出現讓人難堪之局!”

感覺到非常刺耳,嶽託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忽然大聲說道:“你為什麼不先問多鐸,先查查他?”

一聽這話,多鐸忽然大聲對他喝道:“我是你叔,直呼名字,可有家教?”

代善一聽,頓時原本就陰沉的臉,就更陰沉了!

“事關大清國運,輩分什麼的,都是小事!”嶽託並不忍讓,立刻針鋒相對道,“要我說,最有可能的,就是你府上的人洩密,如若心中有底的話,為何不先被核實?”

多鐸聽了,頓時勃然大怒,於是,崇政殿內,就吵了起來。

打著瞌睡的小皇帝福臨被吵醒,見到這個場景,打了個哈欠,繼續閉上眼睛,試圖再做夢去了。畢竟這樣吵鬧的場景,他已經見多,也不怪了!

不過布木布泰卻是沒法不管,她頭疼啊,這樣吵下去,根本就不會有結果。於是,她就只好開口想勸。結果,連豪格都被波及,幾個人,都是大嗓門在吵架,壓根就沒人聽到她的話,或者說,就算聽到了,也假裝沒有聽到。

於是,就這麼地,一天下來,最終也沒個結果。不過多爾袞抓住了這樣凌駕其他親王之上的機會,自然不會就這樣放棄,拿著大清國運的藉口,一定要求明天繼續。

布木布泰是真得頭疼了,沒想到成為太后之後,竟然多了這麼多愁心的事情!

她正想著,忽然,就有內侍來報,說睿親王求見。

這讓布木布泰有點意外,不是都走了麼,怎麼又回來了?

爭權奪利的事情,她比較擅長,立刻就嗅到了她熟悉的味道,同時也想看看多爾袞到底說什麼,便下旨召見。

“這幾日的事情,相信太后也看到了。”多爾袞露出無奈而痛心的表情說道,“如今正是大清艱難之時,可諸王議政,意見各一,於國無益啊!”

布木布泰一聽,頓時眉頭一皺,她猜出來大概多爾袞是想要什麼了,不過她沒戳穿,反而當作不知道地說道:“可是,如今皇帝年幼,也無法親政啊!”

多爾袞聽了,不得不把話說開道:“微臣以為,如此國難當頭之時,我大清應該上下一心,共渡難關。既是如此,大清須得有一人主政,以免扯皮壞事。皇上年幼,則可在諸王中則一賢明有才能的為攝政王,總攬朝政!”

說到這裡,他看到布木布泰的秀眉皺了下,便立刻追加補充道:“雖然攝政王總覽朝政,可待皇上長大,自然得還政於皇上,此事由諸王監督,否定共討之!”

聽到這話,布木布泰心中稍微舒服了一點,不過對她來說,終歸是不樂意的。要是立了攝政王總攬朝政,那她這個太后就沒法垂簾聽政了,手中的權力就歸了攝政王了。

她當然也聽出來了,多爾袞是想當這個攝政王,她也當不知道,就敷衍著,最終多爾袞失望而歸。

第二天,崇政殿內繼續吵架。

不過,過了一陣之後,多爾袞忽然說道:“此事不管如何,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另外,還有一事,也是迫在眉睫,你們一起看看,大家一起拿個章程出來才好!”

聽到多爾袞主動地暫時放棄了核查洩密之人,幾個親王都鬆了口氣。

“此次被東江騎軍破壞糧田甚多,補種又已不及,今年這個冬天怎麼過?”多爾袞看著他們問道。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頓時,幾個親王剛才還嫌自己嗓門不夠大的,頓時就閉了嘴巴,一言不發了。

多爾袞看著心中冷笑一聲,然後又說道:“還有,明軍這次大舉進犯,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嚴重後果,就是逃奴甚多,嚴重影響我大清勞力,此事又該如何解決之?”

“……”大殿內的這幾個人,繼續保持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