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不近人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個,他們又立刻想了起來,去年初的時候,皇上不就是來過一次,把關外河套的土默特部給滅了麼!這在以前,可是誰也不會信的事情,覺得不可能。可是,如今,皇上又說了好像不可能的話,但是,這可是皇上啊,說不定就成真了呢?
想著以後的日子裡,要真有那麼一天,從此再也不用擔心關外的韃虜入關,不再擔驚受怕,不用東躲西藏,不用努力一年卻都被韃虜搶了去,那樣的日子,怕會是世上最幸福的日子了吧?
這麼想著,幾乎所有的百姓,都不約而同地一起伏地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真要那樣的話,有這麼厲害的皇帝,他們是真心希望這樣的皇上能萬萬歲,永保他們的平安,從此再不受兵災。
崇禎皇帝再次扶起又跪了下去的白髮老人,同時對其他人和藹地說道:“都平身吧!”
說完之後,他轉身吩咐道:“傳大同府地方官員過來!”
大同府的地方官員早就看到了皇上在這邊的情況,雖然有點遠沒聽到皇上說什麼,但是,他們可是看到百姓激動的情緒,聽到那山呼萬歲的聲音。
此時,聽到皇帝傳召,立刻就擔心起來,小心翼翼地過來,大同府知府到了近前,就立刻搶先解釋道:“陛下,微臣按照朝廷賑災方略,早已給他們發放了賑災糧了。”
他身後的官員,也立刻跟著點頭,就怕皇上誤會,要治他們的罪。
邊上的那白髮老者聽了,同時也看到了知府大人看向他,眼神中有求救的意味,他猶豫了一下,帶著點惶恐給崇禎皇帝說道:“陛……陛下,草民們確實都領到了賑災糧食,要不是知府大人發放及時,草民們都餓肚子了。”
知道自己要來,地方官府敢不賑災救災,那就真是膽大包天了!崇禎皇帝心中想著,便點點頭看向大同府知府說道:“卿做得不錯。作為地方父母官,就必須要做好當父母官的責任。如今全國都在防災救災,此事是決不能馬虎的。”
大同府知府一聽,自然是連聲答應,表示絕不敢怠忽職責。
崇禎皇帝還是有耐心地聽完了他的表態,然後轉頭看向他身後的一名武官問他道:“你是大同衛所指揮使?”
“末將在!”那人正是大同衛所的指揮使,聽到皇帝點名,連忙回應道。
崇禎皇帝確認之後,便用稍微嚴厲的語氣對他說道:“立刻派出衛所軍隊,給受兵災百姓趕建房屋!明白麼?”
雖然邊關的衛所軍隊,比起內地的衛所要好一些。可打草原韃虜的事情,主要也不是靠他們,讓他們參與救災中,算是正當其用。
衛所指揮使一聽,稍微愣了下,這個事情,他可從沒幹過的。不過皇帝當面下旨,就是給他十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拒絕的,便立刻答應下來。
崇禎皇帝接著轉頭看向大同府知府道:“地方衛所參與救災,在江南那邊已經有先例了,以後朕會頒行旨意,地方衛所的職能,就都要加上這一項。卿是地方主官,要對地方災情負責,如遇重大災情,可申請衛所軍參與救災,事後報於指揮使司。”
“微臣遵旨!”大同府知府一聽,連忙答應下來。
從皇帝的話中能聽出來,如今雖然只是個例,但不久之後,估計全國都要推行這種救災方式了。
而附近的百姓一聽,不由得都是大喜。修築房屋,正是需要壯力的。而一家子裡面,又有幾個壯力。可是軍隊就不一樣了,一支軍隊過來,那可都是壯力,有他們幫忙的話,那房屋修築的速度,絕對是非常快的,也就能早好些日子不用在露宿了。
此時,他們看著崇禎皇帝在和文武官員談話,因此,不敢出聲道一聲感謝。不過他們偷偷看向皇上的眼神中,卻充滿了感激之色。
處理了受了兵災的災民,崇禎皇帝便領軍進了大同府,他沒有休息,而是第一時間召集了地方軍事力量,當然,吳三桂也在這裡。
看著底下大同府總兵以及援剿總兵和他們的手下各級將領,崇禎皇帝嚴肅地說道:“朕此次過來,就是要解決邊關之患,消滅濟爾哈朗為首的建虜以及和大明為敵的蒙古部族,這個,你們應該是知道了的。那麼朕,就再說點你們不知道的。”
大堂內,所有將領確實都知道皇帝御駕親征,是為了什麼而來。在崇禎皇帝到達之前,他們私下其實就已經討論過。雖然皇上有之前消滅土默特部的戰例在,可這一次,想要再消滅以建虜為首的草原敵人,想來想去,好像就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由此,他們對皇上的這次御駕親征,都表示了懷疑和擔心。
此時,崇禎皇帝的說話,讓他們一時之間沒再去想已經想過的問題,而是都有點好奇,想要知道皇上又要說些什麼他們不知道的話。
只見崇禎皇帝環視他們,大聲說道:“京營改制,汰弱留強,最終只留下五千人馬而已。要補充京營的兵力,這是必然的。因此,朕決定,就在此次戰事中,立下戰功,表現不錯的將士,便能成為京營將士。此份旨意,朕亦會頒佈給邊關沿線將士。你們,聽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