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你要幹什麼?(為道法自然成心魔萬賞加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話,張溥不由得有點無語,母親大人竟然是擔心自己打不過他而不是勸自己……
“娘別擔心,此事孩兒已有決斷!”張溥安慰他一句之後,便立刻手提寶劍,跨步出門,很快就到了前院的一處院子,東廠番役休息之所。
門口站崗的兩名番役看到中丞大人竟然手提寶劍而來,不由得有點吃驚,正待問話時,就聽張溥已經先一步問道:“檔頭可在?”
“剛回來,在裡面呢!”一名東廠番役聽了,便立刻回答道,眼睛盯著那寶劍,還想說什麼,卻見張溥已經跨步走進去了。
之前的時候,來來往往,大家都習慣了,更何況張溥是被東廠保護的人,是在奉旨辦差的欽差,一直以來,誰也不會攔著他。
這個時候,哪怕看到他手提寶劍,東廠番役也沒有多想,只是以為出了什麼事情,擔心地是有刺客,因此立刻跟在他的後面進去。
張溥跨步進了大堂,就看到姜冬正在埋頭寫東西。
外面傳來的動靜,讓姜冬聞聲抬起頭來,見到張溥竟然提著寶劍走進來,不由得臉上露出了詫異之色。手中握著毛筆,一時之間,並沒有動作:中丞大人這是要幹什麼?難道是因為自己剛才所說那番話,他想要滅口?
一想到這,看到張溥後面跟著好幾個好奇的東廠番役,姜冬自己都不信,就張溥這個文人,還敢向自己揮劍?瘋了麼?
他正想著,忽然就見張溥向姜冬深深地施了一禮,而後真摯地說道:“剛才檔頭所言,猶如醍醐灌頂。剛才爭執,是本官錯了!”
聽到這話,姜冬心中不由得有點安慰,畢竟相處了這麼長時間,好歹有點感情,而且又是能聽自己勸,多少還是有點成就的。不過,既然是過來說這事的,為什麼還拿著出鞘的寶劍?
張溥身後的幾個番役,聽到這話,才明白不是有什麼刺客,而是檔頭和中丞大人有爭執,所以中丞大人過來認錯了?
可是,為什麼中丞大人手握寶劍過來認錯?
就在所有人都想不明白的時候,就見張溥手握寶劍,跨步上前,就到了姜冬所坐案几之前。
這一下,讓姜冬豁然一驚,什麼意思?
這麼想著,他便立刻站了起來,眼睛就盯著張溥看。只要發現張溥一個不對,他相信,以他的身手,絕對能對付得了張溥的。
而在張溥身後的那幾名東廠番役,看到情況好像有點不對,一時之間,也緊張了起來,連忙靠近了一些。
只見張溥眼睛平視姜冬,再次嚴肅而認真地說道:“本官得檔頭提醒,才知道做錯了事情,愧對聖恩,原本該以死謝罪,但是,核查官紳優免限額和催繳欠賦這種得罪人的事情,不是本官誇口,也就只有本官才能真心實意地為皇上辦好這差事。因此,本官決定所有收到的人情往來,全部登記造冊,上呈御覽,由皇上決斷,本官是否還能辦這差事。”
聽到這話,姜冬不由得鬆了口氣,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相信中丞大人既然有此等認識,皇恩浩蕩,應該不會有事的。”
他其實心中是清楚的,張溥之前自導自演的事情,皇上都是秘而不宣而已,就看他怎麼做。如果能做好了,那就既往不咎,要是再讓皇帝失望,搞不好新賬舊賬就一起算了。只是不知道,他這番認識,是為了應付自己呢,還是真心悔過了?
張溥身後的幾個東廠番役聽了,也都鬆了口氣,情緒也跟著放鬆襲來。原來是這樣,可是,中丞大人握著劍過來幹什麼?
他們不明白,主位上,姜冬也正在想著,忽然,眼前寒光一閃,張溥揮劍了。
不過,他並沒有躲,因為,張溥這一劍,壓根就沒往他這邊來。
只見張溥的左手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握拳,只剩下小指在案几邊緣,而他的右手握劍,就是一劍切向他的小指的。
說時遲,那時快,等到姜冬反應過來時,就見一截小指斷在了案几上,寶劍切入案几幾分,鮮血噴湧,把案几的一角都染紅了。
張溥自然不會再去拔劍,額頭上全是汗,臉有痛苦之色,顯然是真得很痛。他用左手捏著自己的斷指處,強忍著疼痛,硬是開口說道:“今日,檔頭作證,本官斷指為誓,此生絕不會貪贓枉法,也不會貪汙受賄,此生,願做皇上的鷹爪,為朝廷綱目!”
到了這時,大堂內的幾個人終於明白了,張溥拿著寶劍過來,原來是要斷指發誓!
這個時候,他們都已經來不及多想了,姜冬立刻大聲喊道:“快,拿傷藥,給中丞大人止血,快,快點……”
大堂內,東廠番役們,頓時就亂了。還真別說,就只有張溥還鎮定著。
虧了是刀劍傷,東廠番役處理起來很熟練,看著張溥左手雖然包紮了,卻是血紅的一片,再看看案几上的那截斷指,姜冬立刻就想起了眼前這文人,之前為了不想奉旨,都敢刺自己一刀,如今竟然又來斷指,這狠起來,還真是比武人還狠!
“中丞大人,這是何苦呢?”姜冬想著,便苦笑一聲道,“你我都如實上奏,你應該沒事的!”
此時的斷指處,還是非常痛。不過張溥也是忍得住,還強自笑道:“本官怕時間久了又會忘記,只有如此,本官才會時刻記得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這手指都已經斷了,再多說什麼也已是沒用。
於是,就按照他們所說的,姜冬給廠公上報情況,而張溥也向崇禎皇帝上奏,如實稟告,當然,少不了說斷指為誓,以表達他悔過的決心。
這個事情,其實他們不上報,此時的崇禎皇帝,也已經透過張溥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知道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