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時華對於寧夏,那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因此,他一聽之下便立刻笑著答應道:“這個該死的東西已死,寧夏這一片,就再無明軍可機動,大清軍隊完全可以為所欲為了,末將願為大清先鋒!”

在他的帶領下,建虜軍隊又迅速行動了起來。其主帥濟爾哈朗算是鬆了口氣。之前的幾次騷擾明國邊關,從京畿之地一直到寧夏這邊這麼長的邊關,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戰果。這一次,總算是有了。如此一來,也能對皇上的囑咐有了一個交代。

可以說,濟爾哈朗和阿濟格這次奉皇太極的旨意,領軍到達歸化城,要開闢對大明的第二戰場。和崇禎皇帝讓盧象升重建東江軍,其實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東江軍重建,對於遼東的側翼形成威脅,能牽制建虜主力不敢再像以前那樣大規模地繞道蒙古草原入侵關內。

濟爾哈朗和阿濟格到達河套的歸化城,驅使草原各部族對大明邊關騷擾,同樣能讓大明這邊不敢從邊關抽調精銳出來。之前的時候,沒有實質性的戰事,因此,這種牽制效果還不理想。

也因此,濟爾哈朗一直在想著,一定要給明國重重一擊。如此一來,才能引起明國的重視,吸引明國把兵力和物資都不得不投到漫長的邊關上來防範他可能的攻擊。只有如此,才能顯出他這邊的牽制效果。

如今總算是完成了,皇上知道,該是會高興吧?濟爾哈朗心中如此想著。

他猜得其實也沒錯,此時的皇太極,對他這邊不痛不癢的牽制,已經很是有點不滿了。特別是這一次,被東江軍和明國皇帝所領之軍夾擊了一次,就更是讓皇太極對濟爾哈朗這邊不滿。

與此同時,皇太極心中也有點懼怕。這一次,虧得明國皇帝手中可用兵力太少。如果他從各地邊關抽調了精銳出來,連同他的五萬御林軍,不要多,有個十萬人馬的話,這一次,肯定要被明國攻佔不少地方,搞不好,遼陽都可能不保。

因此,皇太極在回到盛京之後,就更加重視濟爾哈朗那邊的牽制作用。在久久未有濟爾哈朗建功的訊息之後,他就有點急了,立刻派出監軍,前去催著濟爾哈朗,要他立刻動起來,狠狠地打擊明國。

這個信使,不是別人,正是被崇禎皇帝放回去的英俄爾岱。因此這個英俄爾岱懂得很多部族語言,善於外交。而濟爾哈朗在歸化城那邊統御蒙古部族,可以說是用建虜的威名壓著蒙古部族去打仗的。

那邊的戰事,對於建虜來說,其實就沒有什麼消耗,但是,對於蒙古部族來說,必然會消耗他們的人力、物力。如果蒙古部族能從對明國的戰事中獲得補給,那說不定他們會一直樂意跟著建虜攻打大明。可是,要是久而無功,或者說,從明國那搶到的東西,遠遠不夠補充他們的消耗時,他們就肯定對跟隨建虜攻打明國的事情,就會有牴觸之心。

因此,皇太極派英俄爾岱過去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就是要英俄爾岱去協調各部族,讓各部族儘量聽話。否則的話,蒙古部族要是不幹了,那光靠濟爾哈朗的一萬多兵力,根本無力對明國那麼長的邊界線形成有效牽制的。

於是,英俄爾岱就帶著他的親信手下,其中有兩人就是和他一起被明國抓過而最終釋放的,包括那個西林覺羅,他們一夥人快馬加鞭地趕往河套地區去了。

忙完了這個事情,皇太極又開始頭疼上一仗留下的問題了。

首先,多爾袞這個該死的東西,該怎麼處罰為好?

之前的時候,多爾袞回來,盛京百姓知道他手下一戰而沒,很多軍卒的家屬知道親人戰死,傷心的同時都要多爾袞給個交代。人多勢眾鬧起來之後,幾個背景比較大的人牽頭,都開始砸多爾袞府上的大門,一定要多爾袞出來要個交代。

結果沒想到,多鐸領兵先回了盛京,直接把帶頭的這幾個人給抓起來殺了,罪名就是試圖叛逆造反。他的強勢,立刻就嚇退了其他人。

多爾袞隨後自己去了宗人府,等待皇太極回來後處置他。

皇太極在大怒之下,都已經想過要殺了該死的多爾袞。如果多爾袞能堅守在塔山,他就不信,明國皇帝能那麼快打下塔山,也就不會有後面的這些事情發生。他皇太極也能實現這次的戰略佈局,把平壤給打下來,把心腹大患東江軍給消滅掉了。

但是,等皇太極回到盛京之後,他去了宗人府,和多爾袞一談之後,他就發現,當時多爾袞的決策,未必是錯的。只是他的計劃,事先被明國皇帝知道,最終導致了多爾袞的慘敗。

皇太極還記得非常清楚,當時多爾袞就跪在地上,非常懇切地對他說道:“陛下,以前我大清屢戰屢勝,形勢大好的時候,其他各族投靠我大清並沒有什麼問題。可只要一出現一點不好的苗頭,很多人從骨子裡還是視我大清為蠻夷,不願為我所用的。他們偷偷給明國通風報信,在我大清不知情的情況下,類似塔山這種機密洩露而導致戰敗的事情,就還是會發生。臣弟無能,甘願一死領罪,但是,死前一言,請陛下務必保持警惕之心,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

就是因為多爾袞的這些話,讓皇太極打消了處死他的想法,只是繼續把他關在宗人府幽禁而已。畢竟多爾袞就是再多罪責,好歹他是自己人。

回到皇宮,皇太極也為難了。

以前的時候,他其實也有防範他族之心,但是,並不會表現出來,甚至還表現得和先汗不一樣,屢屢讓他人覺得,他是海納百川,不問出身,只重才能的。因此,各族首領,都會在大清擔任要職,甚至連原本東江軍投靠過來的幾個明將,都能封他們為異姓王。

然而此時,皇太極就有了另外的想法了。他不得不承認,多爾袞所說也是有道理的。這種內部叛徒,是最為致命的存在。大清曾經崛起的時候,有很多次戰事的勝利,就全靠了這種內部叛徒。也是因此,建州女真區區遼東眾多部族中的一個,才會越來越強,最終統治了整個遼東。

那麼,在大清國中,到底哪些人會是奸細或者可能成為奸細的人呢?皇太極想著這個問題,不由得陷入深深地沉思之中。

就在這時,他的三女兒抱著兒子在御花園內嬉戲,動靜很大。那些宮女都在逗著那小孩,不時討好地叫著,讓皇太極回過神來,立刻就想到了引起這次敗仗的伍忠。頓時,他就勃然大怒。

那個伍忠,深深地欺騙了他的感情,狠狠地耍了他一次。可是,他卻還對外宣佈,說這個小孩是伍忠的,給予各種優待。一想起這,他就感覺胸悶,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