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因緣湊巧(第2/2頁)
章節報錯
“孃的,那兩人就是建虜的濟爾哈朗和那什麼阿濟格麼?”大同總兵指著城外那邊,惱怒地說道,“有本事再近一點,對大同指指點點是什麼意思?難道還真敢來攻城?”
聽到這話,吳三桂回過神來,便聞聲抬頭看去。發現濟爾哈朗和阿濟格的旗號果然靠近了城牆這邊。當然了,所謂的靠近,也是在安全距離,不會傻到站城頭上遠端武器的有效射程內。
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是在觀看城頭上的動靜,順便做出一些部署。這種事情,在兩軍對陣的時候,也很常見。但是,吳三桂卻看得有點奇怪,他眨眨眼睛,然後凝神往那邊看去。
過了一會後,就見吳三桂皺著眉頭,喃喃自語地說道:“奇怪,那阿濟格是沒錯,可是,那個濟爾哈朗,看著有點不像啊!”
大同總兵當然是沒有見過濟爾哈朗和阿濟格的,但是,吳三桂以前一直在關寧軍中,又待在祖大壽的身邊,因此,對於建虜的高層,他都曾多次在城頭上看過他們,因此認得。
可是,他此時看去,那個阿濟格沒什麼問題。但是,那個濟爾哈朗,雖然是有點像的樣子,可吳三桂的記性不錯,他看著就不像。
多看了一會之後,吳三桂斷然說道:“那不是濟爾哈朗!”
“什麼?你說那個奴酋不是他們的什麼鄭親王濟爾哈朗?”大同總兵這次聽到了,認真看了看之後,還是疑惑地說道,“不可能吧,那個阿濟格對他說話,都是恭恭敬敬的,在請示什麼。城外的建虜,也都以這個濟爾哈朗為主的。你是不是看錯了?”
確實,從城外的情況看,大同總兵說得也沒錯。一般來說,那個人就是濟爾哈朗,肯定是沒跑的。但是,吳三桂認識啊,他仔細又看了看之後,斷然說道:“我的記性一向不錯,那個人雖然是在鄭親王旗號下,阿濟格似乎對他也是恭順。但是,這個人,絕對不是濟爾哈朗!”
聽到他說得這麼堅決,大同總兵就納悶了:“那個人既然不是真正的濟爾哈朗的話,那建虜這是搞什麼鬼?”
吳三桂也是聽得納悶,他又沒有崇禎皇帝所擁有的竊聽系統,自然無法在第一時間判斷出建虜在幹什麼?不過此時,他既然已經發現了蹊蹺之處,自然是更為仔細地觀察了。
還真別說,在吳三桂用心地觀察之下,他又發現了好多問題。
比如說,有一部分金錢鼠尾,他們的言行舉止,做事方式什麼的,都和吳三桂在關寧前線對建虜長期的印象不一致,更多的,好像是蒙古人的做事方式。
再比如說,城外的大軍看著好像聲勢浩大,可是,自己看去,卻好像虛虛實實,也不盡然是有那麼多兵。在太遠的地方,雖然也有人影在晃動,但是,吳三桂總感覺不對。
…………
越看,吳三桂就心中疑惑越多。忽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頓時就說道:“該不會,建虜是在聲東擊西吧?”
“什麼聲東擊西?”大同總兵聽了,有點好奇地問道。
吳三桂聽了,用手一指那個假得濟爾哈朗道:“從這假冒的濟爾哈朗可知,建虜這是想讓我們這邊以為,這是真得濟爾哈朗,就在大同府這邊。其真實用意,肯定是要掩蓋真正的濟爾哈朗的去向。這是其一。”
“其二,你再看那邊。”吳三桂指著遠處,把他觀察的問題都給大同總兵說道,“那些人,應該不是真正的建虜騎軍。或者說,這些人應該是蒙古人,才成為建虜不久。至少在行為做事上,都和建虜本部軍隊還是有不少差別的……”
聽著他說了好多,大同總兵也不笨,想明白了,可就又不明白地說道:“如果真按吳大帥所言,那建虜這是圖謀哪裡?”
這一點,吳三桂就猜不出來了。按照他對建虜尿性的推測,連續問了幾個問題,比如哪裡有糧食囤積,或者哪裡聚集了多少糧草物資什麼的,又或者哪裡有人逃跑,最近防禦不到位什麼的,都被大同總兵給否了。
“當今皇上英明神武,各地豈敢隨便糊弄兵事。”大同總兵有點感慨地說道,“大多數邊城雖然做不到主動出擊草原,可該有的防範卻是都有的。墩臺、烽火臺,也都全部修補完成。如今可不像以前那樣沒錢,不但欠餉都發了,連軍餉都是按時發放。修補防禦設施的這些錢,只要向總督大人稟明,基本上在核實之後都會撥款下來的。至於糧草物資這些,草原上都是狼,這都幾百年了,肯定是防著他們的!”
吳三桂聽得很奇怪,他想不明白,最後只好說道:“那可以從兩處地方驗證。第一,看建虜是否會真得攻城。第二,派人突圍報信,如果建虜不攻城,或者能成功突圍的話,就說明建虜是在虛張聲勢,吸引我大明的注意,肯定會在別的地方搞事!”
大同總兵聽了,點點頭表示贊同。
就算沒有這個猜測,大同總兵這邊,該派人去求援,也還是要繼續派的。不過送信的內容,卻會加上吳三桂的猜測。
沒有出乎吳三桂的意料,建虜一直是圍城不打,最多是騷擾城頭囂張而已。信使也突圍了出去而後又送信回了大同。說延綏那邊,也遭到了草原部族的襲擊,不過規模沒有這邊大。
之前的時候,延綏巡撫以為是建虜要主攻大同,因此拖延延綏那邊。不過吳三桂的猜測,讓延綏巡撫感覺他會受到建虜的重點攻擊,因此不準備派遣援軍過來。
在吳三桂好奇地猜測建虜動向時,有關建虜大軍來犯大同的訊息,也一波接著一波的擴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