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屢戰屢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科爾沁族的族長寨桑布和聞訊,立刻恭迎信使。雖然他的妹妹和兩個女兒都嫁給了皇太極,但在禮節上,卻還是保持著恭敬。
此時,他見到大清使者如此急切地趕來,猜著肯定是有要事。雖然他想不到是什麼要事,可這不影響他的好奇。
聽信使一讀完皇太極的聖旨,布和不由得非常意外,有點難以置信,下意識地確認道:“什麼?明國皇帝領軍攻打遼東腹地?這……這可能麼?”
“有什麼不可能的!”那信使聽了,便立刻回答道,“明國皇帝不過打了一次勝仗,就驕縱沒邊了,以為大清就不是明國的對手,不自量力地想攻打遼東腹地,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如今皇上正領軍趕回遼東,貝勒這邊可千萬不要怠慢了,立刻按照旨意配合行動,務必把明國皇帝留在遼東!”
布和一聽,連忙答應。隨後,他便打聽遼東那邊戰事細節。
這一次,皇太極領軍攻打朝鮮,並沒有通知草原上的部族,因此布和對此並不清楚。在他的有心問話之下,便大概瞭解了遼東和朝鮮那邊的戰況。
布和不知道詳情還好,一問明白詳情之後,頓時就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原來大清也會有這麼困難的一天。
明國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厲害了?那明國皇帝以前的風評,不是昏庸無能的主麼?怎麼還親自領兵,竟然打得睿親王都全軍覆沒,那可是有一萬多大清軍隊的啊!
這麼想著,表面上,科爾沁族人喊馬嘶的,立刻就響應了皇太極的旨意,就在調兵遣將。但是,實際上他又偷偷叫了他兒子吳克善,吩咐他去關內的時候悠著點,千萬別犯渾去和明軍死磕。
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雖然布和把他妹子和兩個女兒都嫁給了皇太極。可在他的心中,當然還是科爾沁族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事實上,以前的時候,科爾沁族和建州女真那也是有仇的,雙方打過很多次戰事,不過最終科爾沁族被野豬皮教訓了,最後不得不臣服。為了表示忠心,布和就把他妹子給賣了,覺得這還不夠,就又賣了他的小女兒,全都給了皇太極。
等到後來,皇太極成了大金大汗,並且展現出英明神武的一面,大金在他的手中越來越興旺,並從他女兒和妹子那邊得知,皇太極有真正稱帝的野心後,布和索性就把他最喜歡的大女兒,也嫁給了皇太極。這個時候,就差把他自己嫁給皇太極去抱皇太極的大腿了。
從這個事情上能看出來,草原上的蒙古部族之所以全都臣服滿清,就是因為滿清越來越強大,讓他們覺得,跟著滿清混,至少不會被打,有時還能跟著撈好處。比如滿清的每次入關,其實都有這些蒙古部族跟著去的。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們跟在滿清軍隊的身後,也沒少在大明關內燒殺劫掠。
吳克善將來是要接他爹的位置,成為科爾沁族族長的。自然也是以科爾沁族為重,就算布和不說,他知道了遼東那邊的情況之後,也會謹慎而行的。
於是,科爾沁族的軍隊出發之後,並沒有表現得如同在信使面前那般賣力。
不止是科爾沁族,蒙古東部草原這邊,有份收到皇太極加急送出旨意的部族,也全都明白了遼東局勢之後,大吃一驚的同時,也和科爾沁族一般,光打雷不下雨,表面積極賣命,實際看菜吃飯,量力而行。
不過還沒等他們這些蒙古部族的兵馬入關,皇太極的加急信使就又跑來了。對他們說大清皇帝已經回師遼東,明國皇帝聞訊而逃,已經逃回關內去了。
這麼一來,這個事情就這樣作罷了。
但是,有關這一次的遼東戰事,卻在蒙古東部草原慢慢地傳開了。
雖然他們相信,明國皇帝知道大清皇帝領兵回來之後,肯定是會聞風而逃。但是,對於之前的戰事,他們還是感到非常吃驚的。明國皇帝,竟然能一戰而滅多爾袞所部的一萬多大清軍隊,這真是太讓他們驚訝了。
他們和建虜打交道已久,自然知道,那個多爾袞可不是無能之輩,隱隱地,是皇太極以下最為精明的大清親王。也不知道他是怎麼犯渾的,馬失前蹄,就打了這麼大一個敗仗呢?
討論著這事,另外一件有關明國皇帝的事情也重新被提了出來,就是河套土默特部被明國皇帝領軍所滅。
以前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們也如同西部蒙古部族那般,認為是土默特部自己出了問題,才會導致全軍覆沒。可是,如今再加上多爾袞這一萬多人馬,他們就吃驚了。
一次犯傻還說得過去,兩次犯傻,這怎麼可能呢?總不可能,土默特部和多爾袞碰到明國皇帝領軍的時候,都會自動犯傻吧?
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明國皇帝並不是傳說中的那麼昏庸無能!而是明國朝堂上有奸臣當道,因此以前的時候,明國皇帝才表現得有點昏庸無能。如今他不信他的臣子,自己親自領兵打仗,就看到他的厲害了。
一得到這個結論,這些東部的蒙古部族不由得都隱隱覺得蛋疼。要知道,明國從立國以來,就是和草原部族死磕,這都過去了將近三百年了,明國一直壓制著草原部族。要是明國皇帝真是個能打仗的主,那以後他們的日子,就絕對是難過的。
這麼想著,他們又沒有別的方法,只能暗暗向長生天祈禱,明國這邊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與此同時,奉旨返回遼東的吳三桂所部,沿著長城關內走著走著,眼看著便到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