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這個事情肯定還是會傳出去,只要不是刻意擺到檯面上,搞得滿城風雨,那就不會有什麼影響,最多是讓德王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順口這麼交代了一句之後,崇禎皇帝便言歸正傳,開始說朝鮮戰局那邊的事情了。

只聽他對底下眾人說道:“塔山之戰已經結束,原本朕答應過你們,是要班師回京的。但是如今,事情很順利,為了策應朝鮮戰事,朕決定,營造出攻打遼東之勢,圍魏救趙,讓建虜主力不敢再去朝鮮。”

說到這裡,他看到好幾個人臉色似乎是想勸自己,便伸手一擺,阻止他們說話,而後斷然說道:“你們放心,朕可不會得意忘形。沒有把握的事情,朕是不會做的。剛才朕已經說了,是營造出光復遼東之態勢,並不是真得要光復遼東。朕有的是時間,多磨一磨建虜,把建虜的利爪,尖牙都磨掉了,再收拾建虜,光復遼東也不遲!”

聽到皇帝的這番話,底下眾人都是明顯鬆口氣。他們最怕這一仗打得太輕鬆,皇上驕傲了,頭腦一熱,就想著要直接收復遼東。那樣一來,就真得危險了!

於是,他們一起抱拳回應道:“謹遵陛下旨意!”

接下來的軍議,又花了半個多時辰才散會。

這個時候,整個塔山,可以說是歡樂的海洋,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人群,真得比過年還要喜慶。

不但是明軍將士,就是從錦州徵調過來的民夫,那也是高興地很。沒想到才到一天,工事都不用修了,因為建虜已經被消滅了。

對於這些民夫來說,他們是錦州或者附近的百姓,長年累月,都被建虜的威名所嚇。說句實話,他們出發的時候,哪怕知道是御駕親征,可心中還是一點底都沒有的。也不知道這一次隨軍出來,還有沒有命活著回去。

因此,這個時候,現實和預想得巨大反差,讓這些民夫比起明軍將士,甚至都要再高興一分。

“早知道這樣,我就不該把錢都分了。這下好了,回去要把錢從我那幾個兄弟手中再收回來,估計難了!”

“你這算啥,我出門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回不去了,把媳婦和兒子都託付給了隔壁老王幫著照顧了!”

“……”

“沒事,沒事,我們很快就能回家了,你老婆孩子不都還在,你的錢拿不回來也沒事,這一次,聽說皇上會有賞賜的!”

“真得麼?你從哪裡聽來的訊息?皇上的賞賜,什麼時候會有訊息?”

“你們不知道?大帥們剛從皇上那邊回來,我隔壁鄰居的小舅子他二姥爺的兒子,就給曹大帥當親衛,親口跟我說的,名單都報上去,只要這次隨駕出征的,全都有賞!”

“賞什麼知道麼?”

“是啊,快點透露透露,這一次隨駕出征,還真是值了!”

“聽說啊,這一次,所有人都是賞賜糧田,當兵的多一些,再按軍功另外獎勵;我們這些民夫,就只有基礎的糧田獎勵而已。”

“什麼?這是真得麼?我們終於要有自己的田了?”

“我覺得應該是真的,遼東這邊,不知道有多少糧田,因為建虜肆虐,都已經荒廢了。如今皇上英明神武,肯定能光復遼東。到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糧田可以賞賜,這個真是最實在了!”

“……”

漢人對於土地,有一種天然地執著。聽說皇上要賞賜糧田,雖然還是要交稅,可畢竟是自家的田了,心中的喜歡,就更是不用說了。這個時候,他們都恨不得自己的婆娘孩子什麼的,全都隨駕出征,那該多好!

與此同時,塔山這一戰,也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覺得只要皇上在,那麼大明光復遼東,最終消滅建虜,並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為了即將到手的糧田能有安全的保證,幾乎所有的民夫,都有一種渴望,希望王師早點滅掉建虜。為此,如果他們能幫上什麼忙的,就絕對會幫忙!

等到了午後,就如同那些八卦訊息所言,皇上果然傳下旨意,所有出征的將士以及徵調的民夫,全都有糧田的獎勵。而有軍功的將士,可以積功升遷,也可以用來換糧田。他們的糧田,是錦州附近的無主田地。

這份旨意一下,頓時,所有人都吃了一顆定心丸,萬歲的喊聲,真是響徹塔山上空。

崇禎皇帝另外又下了一份旨意,全軍休整一天。畢竟通宵戰事,雖然打贏了,可人的體力還是有限的,不可能如同機器人一般立刻投入下一次行動中。

第二天的時候,一萬多驃騎營的將士,奉旨出擊。如雷的馬蹄聲,從塔山城外軍營,迅速遠去。

與此同時,從錦州徵集的民夫,開始返回錦州。勇衛營和車營也開始收拾,準備班師回京。

當然了,崇禎皇帝也給京師發去了一道捷報,免得他們事後知道自己調轉方向,領軍前來遼東而被嚇到了。

事實上,正如他所料,在大軍調轉方向去了山海關之後不久,京師這邊就知道了,皇帝原來不是去征討草原之敵,而是去打遼東的建虜了。

頓時,朝堂上下,全都慌了。

要知道,建虜可不比蒙古韃虜,而皇帝又只領了五萬人馬,怎麼可能打得過遼東建虜呢?

慌神之下,那奏章就猶如雪片一般飛進宮去。不少朝臣也紛紛找到首輔薛國觀,讓他趕緊聯絡司禮監,一起向監國太子和皇后進言,把皇帝給勸回來。要是遲了,怕是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