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什麼都懂(第1/2頁)
章節報錯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三,紫禁城內文華殿,吳又可覲見。
看著他在行禮,崇禎皇帝心中想著,比後世電視上的那個要帥多了,不過也黑了點,瘦了一點。
“免禮平身!”崇禎皇帝一邊打量著,一邊微笑著說道,“可知朕找你前來,是為何事?”
吳又可聽了,便連忙躬身行禮道:“回陛下,草民不知!”
他確實不知道,心中一直在納悶,天下醫師那麼多,皇宮內的御醫更是有不少,皇上為什麼在一年前就特意下旨找自己呢?
此時,吳又可聽到皇帝主動問起,便立刻豎起了耳朵。
就見崇禎皇帝看著他,微笑著說道:“你對大明各地的瘟疫如何看個看法?”
聽到這話,吳又可不由得一愣,他沒想到皇帝是問這個問題,連忙回應道:“瘟疫之談,又可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門弄斧!”
“呵呵,不要謙虛,朕讓你說,你就說好了。”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微笑著說道,“朕那些廣而告之的事情,只是門外漢的一點淺見而已!你是醫師,且在這瘟疫方面,應該是我大明最有心得的人之一了!”
吳又可聽得心中暗驚,他這些年來遊醫天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有多次和瘟疫打交道的經驗,慢慢地也有了總結。可是,這個事情,他可是沒和其他任何人說過的。甚至就連他自己,都只是有個大概,想著回頭找地方再好好理一理自己所見所聞所想。
就他自己目前認知來說,對於瘟疫這一塊,確實改變了以前的很多觀點,和目前主流的醫師觀點也大不相同。因此,他曾經為瘟疫病人開出的藥方,和普通醫生大不相同,以至於差點惹上官司。也是因此,他對自己所認為的那些內容,基本都是守口如瓶,並不對外說的。就準備全面整理,有病例可以證明,有經典可以引用,各方面成熟之後再公佈。
但是,如今崇禎皇帝張口就問這個,很顯然是知道了什麼。
不過,吳又可心中還是有點忌憚的,畢竟要是被皇上認為妖言惑眾,欺世盜名什麼的,他一個小小的遊方郎中,那是承受不了後果的。
不過他又回過頭來一想,崇禎皇帝之前廣而告之天下的那些事情,其實有不少又何嘗不是和主流的醫師觀點不同,其他不說,就說瘟疫可以透過空氣傳染其他人,相信這天底下,皇上不解釋的話,就只有自己能理解這點。
這麼一想,吳又可忽然想到,今天搞不好就是自己的一個好機會,如果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這些,都能得到皇帝的肯定,那大明的醫師,誰敢亂反對?就算想要反對,也要有理有據地來反對!而只要是有理有據的反對,自己不就是最歡迎的麼!
再者說了,皇上本身也是瘟疫認識方面的高手,如果和他說說,能獲得一些意見建議的話,說不定對自己的幫助也會非常大!
想到這裡,吳又可就激動了。他連忙向崇禎皇帝一禮後奏道:“陛下,草民是有一些想法,但對於眼下來說,說法可能會有點驚世駭俗,又或者,草民的一些愚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草民這麼說出來,只是因為是這麼想的。要是陛下發現草民有說錯的地方,還請陛下斧正,草民定然聆聽高見!”
崇禎皇帝一聽,就知道他在忌憚什麼,便微笑著說道:“這純粹是醫學學術探討,不存在騙不騙人之類的事情。有錯誤,有偏見都是難免的。而且,朕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只是互相探討一下而已,無須任何顧忌!此時此刻,你就別把朕當皇帝,就當你的同行,或者至交好友討論問題而已。”
吳又可作為一個遊方郎中,能一直活下來,說明他的醫術水平不會差,另外,他見人待物方面,也不會查到哪裡去,要不然,可能不知不覺間得罪了什麼人都不知道,絕不可能活得好好的。
因此,崇禎皇帝雖然那麼說,別把他當皇帝,吳又可又不傻,肯定是不敢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當他聽到皇帝連至交好友這樣的比喻都說出來時,他就知道,自己在皇帝的眼中,是屬於非常友好的那一類。對此,他心裡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於是,他就少了絕大部分的顧忌,開始把他的所見所聞所想,都一一給崇禎皇帝說了一遍。
而崇禎皇帝則在認真地聽著,如果遇到有不明白的,也會打斷吳又可都說法,問他是什麼意思?並且,有的時候,他還會對某個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認可吳又可都花,有的是不認可,有的是補充等等。這個對話,就真得像至交好友一般,在互相溝通瘟疫方面的各種看法。
兩人就在文華殿內,坐而論道,就瘟疫這個話題,一直聊著聊著,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大約過了一個半時辰之後,已經到了用午膳的時間,吳又可才回過神來,心中非常滿意這次受益匪淺的對話。崇禎皇帝不時插嘴的一個提醒,都讓他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之感。因此,他其實非常不願意中斷這樣非常難得的談話。然而,龍體為重,誰敢耽擱?
因此,吳又可不得不遺憾地奏道:“陛下,該用膳了,草民得陛下指點,獲益匪淺,草民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一見,不由得笑了,這個吳又可,他的臉上寫滿了“我還想聊”的想法。
於是,他就吩咐邊上站著的陳寶庭道:“午膳,朕就和吳卿一起用了,你去傳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