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大明密探(第2/2頁)
章節報錯
“總督大人,這份血書是貧僧看著領議政大人親手所寫。”等著的獨步看到盧象升好像看完了,便開口說道,“領議政大人寫完之後,悲鳴萬分,託貧僧傳達,朝鮮國小力弱,無大明之扶住,實難對抗兇殘之建虜。為朝鮮的江山社稷不斷絕,因此只能委曲求全,日夜期盼上國天兵能早日打敗建虜,救朝鮮百姓於水火之中。”
然後,又細說了丙子胡亂之後,朝鮮這邊的種種心向大明之舉。
對於這些,說實話,盧象升是不認可的。真要有這個氣節。就如以前倭寇入侵一般好了,朝鮮君臣從海路來大明,難道大明會虧待了他們?又或者,建虜能奈何得了他們?還是沒有這個勇氣!
不過,崔鳴吉的這份血書,多少也緩解了盧象升對朝鮮的惡感。他揚了揚手中那份血書問道:“那個金尚憲是怎麼一回事,為何求本官派兵去救?”
於是,獨步又介紹了一遍金尚憲其人其事。畢竟血書篇幅有限,真要詳細寫開的話,估計崔鳴吉就沒命了。
盧象升聽到這位朝鮮文天祥的事蹟,倒也是微微動容,終於點頭說道:“如此看來,此人尚存氣節,值得本官派人去救!”
說完這話之後,他便開始詢問細節道:“不過本官要是出兵,也多有難處。”
看到獨步有點失望的樣子,便知道他以為自己是託詞不想出兵,就進一步解釋道:“建虜兵力如何,本官不知,此乃一處難點;其二,建虜已押著他回遼東,可本官這邊出兵的話,時間上怕是趕不及!雖有心,卻無力也!”
聽到盧象升真得有在考慮,擺出了具體的困難,獨步不由得心中鬆了口氣,連忙說道:“總督大人放心,建虜所部兵力,就只有一千韃子兵,由正白旗固山額真英俄爾岱統領;另外,還有四千朝鮮兵,由都元帥金自點統領,也奉令押解糧食,一起前往盛京。一路之上,他們行程緩慢,只要總督大人這邊及時出兵,不能截住他們。”
說到這裡,他稍微一頓,就又馬上補充道:“等大明軍隊到了朝鮮境內,可秘密聯絡平安兵使林慶業林將軍,他是領議政大人的同盟,同樣心向大明,他會提供建虜北還之軍的訊息。”
他說著這些細節,盧象升卻只是非常關注其中一個點,領軍之人乃是正白旗固山額真英俄爾岱。那個圖爾格,不就是鑲白旗的固山額真麼?該不會是皇上早就料到了有此一朝,特意暗示自己,就是要抓此人回京師吧?
之前的時候,盧象升一直擔心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下手。沒想到,如今卻送來了一個這麼合適的?而且軍情什麼的,朝鮮人都會提供,又將是東江軍真正陸戰的第一戰,這種種情況加起來,這一仗,不管從哪方面看,都值得打上一打?
可是,盧象升畢竟沒有竊聽種子,他沒法知道這個獨步或者說那個朝鮮的領議政崔鳴吉,他們到底是在設計坑自己呢,還是真如血書中所言那般?
不過他畢竟不是初出茅廬的初生牛犢,而是歷經考驗,具有豐富經驗的統帥。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既然有機會,那就要抓住了。
於是,他便對獨步說道:“丙子胡亂的時候,我大明皇帝也曾發兵救援。只是援軍未到,朝鮮國主便已降了建虜。如今既然朝鮮君臣已有悔意,本官相信皇上也不會棄朝鮮不管,由此,本官決定,發兵救援!”
聽到這話,獨步不由得非常激動。原本一直擔著的心,終於鬆了下來。
不過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這位連海盜王鄭芝龍都非常欽佩的總督大人,在提及大明皇帝的時候,也是格外的尊敬。
這種尊敬,獨步能分辨出來,絕對不是對於皇帝身份的尊敬,而是對皇帝本人的尊敬。
這個認知,讓他很是詫異,心中不由得想著,以前的時候,好像大明皇帝風評並不怎麼好?難道是勵精圖治,如今已是一代明君了?
他這麼想著的同時,連忙向盧象升謝過。
對此,盧象升並不以為意,而是非常地乾脆,立刻傳下軍令,集結各島正在休整的東江軍,原本是騎軍兩千,步軍三千;不過有許多戰馬不能馬上投入戰鬥,因此只有騎軍一千左右,步軍三千,立刻乘船往朝鮮出發。
這個時候,朝鮮人當了一回運輸大隊長的好處就又出來了。運送兵力的船隻,管夠!
站在旗艦甲板上,就在盧象升的身邊,獨步看著浩浩蕩蕩地明軍水師,還有之前看到明軍上船時候所看到的,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是有點擔心的,畢竟建虜有一千人馬,這個在他看來,至少要三千明軍來對付才行。可是,此時此刻,他卻不是那麼看了。這支明軍的精銳,特別是那精氣神,是他前所未見,比起那支到了朝鮮國內之後作福作威當大爺的韃子軍,他感覺都要精銳一些。
更為關鍵的是,明軍明明都是以水師為主的,竟然還有那麼多戰馬,這也太奢侈了吧?
從這裡他一下就看出來,捲土重來的東江軍,絕非以前的東江軍可比。
這麼想著,他不由得更是期待,領議政大人知道明軍這邊的情況之後,不知道會是什麼表情?
他不知道,盧象升在這些軍隊出征之前,就已經先一步派出了快船前往朝鮮了。
那快船上的,都是他的親衛,是他從旅順之戰中投降的朝鮮水兵中選拔出來的。他之所以這麼做,是想著東江軍畢竟是在這邊打仗,以後指不定要去朝鮮,說不定能派上用場,結果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派上用場了!
就這麼著,由大明、滿清以及朝鮮人一起參與的一場戰事,在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悄然開始了。
叫天說
這一章算是補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