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萬萬不可(第2/3頁)
章節報錯
邊上的侯方域,也是很興奮,就像打贏了戰事一般,高興地對錢謙益說道:“虞山先生一出手,自然夠那張溥小兒喝一壺了。依學生看來,他怕是要灰溜溜地跑了!哈哈……”
錢謙益聽了,卻是一聲冷笑道:“趕來老夫這裡鬧事,豈能讓他輕易就走了!”
“那虞山先生的意思是?”侯方域聽了,有點疑惑地問道。
就聽錢謙益陰冷著臉,恨聲說道:“繼續,不要停了!”
侯方域聽了,想起在秋月閣的受辱,便立刻雙手一拍道:“好,好不容易有此機會,豈能輕易讓他脫身!”
於是,在他們的暗中指使之下,張溥所想的先緩緩局勢,並沒有如願,一場暴風雨繼續在醞釀之中。
姜冬見此,有點擔心,便給張溥建議道:“大人,我看還是先避避風頭吧,至少等南京那邊的增援到了,我們再來便是!”
“不妥!”張溥聽了,立刻搖頭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越是困難的事情,就越是不能挫了銳氣,漲了他人計程車氣。而且,我們代表的是朝廷的臉面,代表的是皇上。要是我們就這樣退了,也沒法交代,反而讓這些刁民會得寸進尺,背後那些人更是會推波助瀾,很可能皇上此次的整頓吏治,就這樣銷聲匿跡了!”
這個時候,張溥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完全站到了皇帝這邊,想得是如何把官紳優免限額核查和催繳欠賦的事情推行下去。這倒不是說他覺悟了,而是他的對頭在那邊,他自然要站這邊了。
姜冬一聽張溥說得也有道理,便皺了眉頭。
張溥自己想了一會,而後緩緩地說道:“此事,本官絕對不會料錯,肯定是錢謙益那個老東西在背後搗鬼。常熟縣這裡,肯定不能為我所用。如果要快一點,那就只能就近尋求援兵了。”
姜冬一聽,不由得眼睛一亮,立刻便說道:“好像大人的恩師就在隔壁縣,他的名望,比起錢謙益也不算低,要是他出面的話,這事就好辦了!”
張溥會試的時候,周延儒是主考官,按照這個時代的慣例,周延儒就是張溥的恩師了。姜冬所指,就是他,如今剛好也是罷官在鄉,就在隔壁蘇州府宜興縣。
聽到這話,張溥猶豫了一會。
說實話,他其實並不覺得周延儒會幫他,因為從種種跡象上推測,這個恩師,其實並不歡迎他的到來,特別是他奉旨辦差這個事情。
可是,如今要想快點緩解目前危機的話,也只能就近求援了。
張溥想起自己在崇禎十年的時候,還曾上書為周延儒求情過。或者多少還是有點交情在的。因此,他便答應了下來,立刻手書一封,讓人趕緊送去。
這一次,沒有讓東廠番役送信,因為是臨近的縣,收信人又是當地名人,因此,是交給縣衙差役送去的。只是有交代,必須要有周延儒的回覆,這樣就不怕縣衙差役搗鬼。
另外一個目的,其實也是告訴背後的錢謙益,差不多就得了,否則一會周延儒來了,那是和你差不多名氣的人物。
果然如張溥所料,他的這份書信,首先就是送到了錢謙益的手中。
錢謙益看了之後,一聲冷笑,隨手就把信丟給了候在一邊的侯方域,同時不屑地說道:“周延儒那邊,超額以外的糧田,比老夫又少能少多少?老夫料定,這封信過去之後,那周延儒只會躲起來,就說不在家,你信不信?”
一聽周延儒的糧田不會比錢謙益少多少,侯方域就立刻放心了,當即恭維起錢謙益來:“就算衝著虞山先生的面子,那周延儒也不敢和張溥小兒走到一起,搞不好,反而會訓斥他一番。其實要學生來說,不如讓張溥小兒先去查蘇州府如何?哈哈!”
錢謙益聽了,也是呵呵而笑。周邊的官吏,不是和他錢謙益交好,就是和他錢謙益一般,不能容忍張溥小兒真得徹查那兩件事情。
於是,書信原樣封好,讓人儘管送去好了。同時,兩人又是一陣嘲笑張溥黔驢技窮了!
就聽錢謙益自信地說道:“在這南直隸,老夫在這裡,又有誰敢幫張溥小兒!”
侯方域聽了,正想接著恭維之時,忽然有錢家家丁急速入內,向錢謙益稟告道:“老爺,揚州府那邊來信,新任左都御史楊大人離開揚州府,並沒有去南京,反而往這邊來了!”
“什麼?”錢謙益一聽,不由得失聲問道:“那楊廷麟竟然要來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