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詩壇的盟主,不管是資歷,還是才名,都不是張溥這個後起之秀可比的。

不過唯一一點,是錢謙益此時被朝廷罷官,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了。也正是如此,番役在提及他的時候,沒有一點尊重之意,直接叫名字的。

而張溥這邊,卻是欽差,巡按地方,從官方的身份來說,是要蓋過錢謙益了。

但是,很顯然,揚州府這邊聚集的文人,並不賣張溥的帳,紛紛前去捧場錢謙益那邊了。

臨時起意,和自己同一時間舉辦詩詞茶會!張溥心中想著,又如何不知道,這絕對就是故意的,就是要拉他的面子!

想到這裡,張溥不由得怒極: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這些人竟然如此不給他面子,甚至是特意要落他的面子,這簡直比殺了他還要讓他難受!

以至於接下來,番役還在說什麼,他都沒聽到了,就感覺怒氣越來越盛,越來越盛,忽然之間,他一聲爆喝道:“走,既然如此,本官倒要過去瞧瞧錢謙益那個詩詞茶會!”

如果是換做平時,他是斷然不可能直接喊出錢謙益的,至少要有個尊稱才行。可此時,他不但直接叫了名字,甚至還隱含著憤怒。

姜冬聽到,不由得心中開心,看來皇上的計策就是陽謀,只要讓張溥南下,不管他心中願不願意,都會被那些貪官汙吏所排斥,最終逼得張溥和原本支援他的人作對。

見到張溥邁步就走,他連忙上前一步,攔住了張溥道:“張巡按,他們是在風月場所,按大明律,為官者不能去的。”

雖然確實有這麼一條規定,不過早已被人忘記得一乾二淨了。也只有難民出身的姜冬,身為東廠檔頭,還記得這條規定。

張溥聽了稍微一愣,不過姜冬馬上就又說道:“如果大人一定要去,可換便服前去。”

他看張溥這個樣子,絕對是要去找錢謙益那邊的麻煩。根據皇帝的意思,他們最好是能衝突起來。因此,他也不準備攔著,就幫張溥出了個主意,至少在明面上過得去。否則的話,張溥身穿官袍前去風月場所,以他如今得罪人的背景下,必然是會被御史言官彈劾的。

張溥明白了姜冬的好意,卻還是堅持,毫不猶豫地說道:“本官身為巡按御史,原本就有職責,糾察地方官聲。今聞有地方官吏在風月場所飲酒作樂,本官豈能讓他們敗壞朝廷風紀!全都不用換下官服,就這樣去,本官倒要看看,到底有幾個官吏膽大包天,敢違法犯紀的!”

姜冬聽了不由得一愣,自己都沒想到這個,沒想到張溥眼都不眨,就找到了一個藉口。他這是非常強勢啊!

要是換了便服過去,就等於是沒了欽差身份,都是平等身份吟詩作賦,搞不好就會被那些人繼續刁難;他穿了官服過去,明著說去查官吏,那就相當強勢了。

從這能看出,那些人的言行,很顯然已經觸動了張溥的逆鱗,以至於他如此震怒。

呵呵,這些讀書人要麼不做,一旦真做了,比自己這些人都來的陰狠啊!

這麼想著,姜冬便立刻抱拳領命道:“謹遵大人之意!”

說完之後,他立刻對手下說道:“聽到了沒有,召集兄弟們,做事了!”

“遵命!”番役們都是不怕事大的主,聽到之後轟然一聲回應,然後立刻開始集合,穿便服的番役也趕緊去換上官服。

…………

揚州府最為有名的風月場所,乃是城中佔地甚廣的秋月閣。這裡不但環境佈置地很好,更為關鍵的是,這裡的老鴇是個會經營的人,後臺也硬,手下的姑娘一個個都是天姿國色,才藝驚人。因此,就成為了揚州府文人騷客的聚集地。

這一次,這裡的老鴇更是付出重金,聯絡應天府那邊,請來了秦淮八豔之二的李香君和柳如是,說是要舉辦花魁大賽。

剛好錢謙益被罷官回鄉,這個老不修就留戀花叢,一直在追柳如是,聽到這個訊息,當然是要捧柳如是的場,就立刻跟著一起來了。

而李香君作為同等名氣的風月女子,自然也有他的追捧者,同樣跟著一起過來了。

此時,秋月閣外面,都能隱隱聽到裡面傳出來的絲竹聲,還有那些文人騷客的大聲叫好聲,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女子嬌滴滴的聲音。就只是在外面,都能感覺到這裡有多熱鬧。

因為人太多了,這裡的詩詞茶會,就在秋月閣最大的春暖樓舉辦。已經是頭髮鬍子半白的錢謙益,就坐在首座,他身邊,陪著一個嬌小貌美女子;而他身邊,倒是坐著一個年輕才俊,相貌堂堂,就年齡來說,估計都能當錢謙益的孫子了。不過如今,年齡相差甚大的兩個人,卻是在一同飲樂,身邊同樣陪著一個貌美女子。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帶著笑容,有在喝酒吃菜的,也有在和身邊的女人調笑的,還有的則在互相說著話。氣氛甚是熱烈。

忽然,外面有個文士打扮的人,匆匆而入,大聲說道:“那邊時辰已過,半個人影都沒,哈哈哈……”

雖然他沒有說具體那裡,可在座的這些人,卻全都知道指得是哪裡,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那個錢謙益身邊的年輕人也是高興,當即舉著杯子,向正在和柳如是說話的錢謙益說道:“虞山先生此次詩詞茶會,替我們大大出了一口氣,痛快,痛快,學生敬您一杯,先乾為敬!”

看著他一乾而盡,一眾人等,頓時大聲叫好。錢謙益也是帶著笑容,笑著說道:“區區一個庶吉士而已,不知道天高地厚,也總該受點教訓。”

他是有資格說這話的,當年他是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而且哪怕做官這方面,都做到過禮部侍郎,並且上了內閣廷推名單。不管從哪方面來說,他都比張溥要強。最多是年齡比張溥要大,不過這也成了他倚老賣老的本錢了。

說到這裡,他看向身邊這名年輕人,笑著說道:“倒是朝宗你,年紀輕輕,就才學廣博,依老夫看來,你遠勝那人多矣。要老夫來說,復社就該由你們這些年輕人來牽頭才好!”

朝宗,是復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的字。這個年輕人,自然就是後世為滿清賣命的侯方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