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盧象升一聽,稍微一愣,心中想著,這才剛入十月,該不會皇上已經等不及,過來催問重建東江鎮的情況了吧?可是……
他沒敢多想,連忙傳令,開中門,聚將擺香案接旨。
這個軍令傳出去之後,幾個將領並水師總兵官鄭芝龍很快就到了,隨著盧象升一起接旨。
對於鄭芝龍來說,來到登萊之後,還是有不少感觸的。
首先,他對於大明官員的本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之前的時候,他所接觸過的大明封疆大吏級別的高階官員,就是福建巡撫,前後三個,打交道最久的就是熊文燦。說句實話,他心底其實是鄙視的。
在他看來,這些官員這輩子的本事,基本上都用到了科舉上面去了。真正做事的能耐,統兵的本事那是或多或少就那麼一點點而已。而且就這麼一點點,對於他這個鬥爭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都是可以忽略的。
可是,自從他見到盧象升之後,他就很快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盧象升,愛兵如子,治軍嚴謹,最為關鍵的,還是能文能武,完全就不是那種死讀書出來的進士老爺,他的手段,鄭芝龍還是佩服的。在盧象升的手下,也更是讓鄭芝龍不敢有別的心思。
在這裡待得時間長了之後,他就感覺到,自己以前還是小看了官府。
不過,也是因為盧象升的緣故,讓鄭芝龍感覺,自己好像有點被皇上嚇到了。
北方能取得大勝,能打敗這次入關的建虜,肯定是因為盧總督的本事;另外據說還有那什麼孫傳庭、洪承疇這兩個總督,也都和盧總督一般有能耐。如此一來,朝廷能打勝仗,也就不奇怪了。
皇帝如今御駕出征流賊,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別離開了這三位總督之後,打了敗仗,或者壓根就剿滅不了流賊,那就丟臉丟大了。要自己是皇帝的話,絕對要帶盧總督他們三人中的一個人,隨駕出征,只有這樣,才能勝算高一些。
當然了,鄭芝龍在這裡一段時間,也瞭解到盧象升的難處。他感覺,一般情況下,皇上應該不會調盧總督,要不然,這裡的事情只會更糟。
這麼想著,鄭芝龍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這份聖旨該不會是皇上搞不定那些流賊,最終還是想調文武雙全的盧總督過去了吧?
聽說那些流賊,可是稱呼盧總督為“盧閻王”的,怕著呢!
他這麼想著,表面上卻是不露出來,就站盧象升的身後,開始接旨了。
當這份旨意宣讀出來的時候,這些人,包括盧象升和鄭芝龍,立刻就傻了!
盧象升是怎麼都沒想到,皇上竟然在聖旨中告訴他,戰馬的事情已經幫他解決,可以提供五千匹挑選出來的戰馬給他。另外,流賊已經剿滅,其中有悔過之心的多年流賊,自願前往遼東殺建虜,因此,皇帝就把這五千人都撥給盧象升這邊。
皇上這不是來催重建東江鎮的事情,而是給自己這邊實際援助來了,沒馬,給馬;沒兵,給兵;完全是雪中送炭,及時雨啊!
這一刻,盧象升再次感覺到了之前統領勤王軍時候,自己缺少餉銀鼓舞士氣的時候,皇上就會送來餉銀;自己缺少騾馬畜力轉移兵力的時候,皇上就會送來騾馬畜力;
這……這在皇上的手下辦事,真不要太舒心了!
估計盧象升是沒怎麼看《水滸傳》,而且他也不敢大逆不道地亂想,要不然,宋江那外號,估計就會送給崇禎皇帝了。
等盧象升回過神來,他還是有點不大相信,接了聖旨之後,便問傳旨天使道:“皇上出京之後,先去河套奪了戰馬,然後又去圍殲了流賊,就只是這短短几個月,皇上就完成了這麼多大事?”
傳旨天使聽出了他話中的難以置信,要是一般情況下,敢懷疑皇帝,那肯定是要受責的。可是,如今皇帝做得這些事情,確實讓人難以置信,更為關鍵的是,這些都是大好事,是宣揚皇帝英明神武的好機會,哪怕是傳旨天使,也是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因此,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呵呵地,帶著一臉欽佩神色回答盧象升道:“當然,皇上出京之後,就親領騎軍,定下計策,一舉殲滅了河套土默特部,奪得上好戰馬將近兩萬匹……”
作為統兵主帥,自然知道要殲滅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會有多困難,因此,他試著便再確認一次道:“是殲滅,不是擊潰?”
快速擊潰的話,蒙古韃子逃散,也可能俘獲他們的戰馬。因為在他想來,擊潰還能在他的理解範圍之內。
然而,傳旨天使卻是搖搖頭,肯定地回答道:“當然是殲滅,土默特部主力,就在陝西舊安邊營中了皇上的埋伏,全軍覆沒,而後洪總督又得陛下旨意,輕取了留在河套的老弱。如此,不是殲滅又是什麼?”
看到有名的盧象升,露出驚訝萬分的神情,說實話,傳旨天使心中還是很爽的,於是,他就把事情經過又說了一遍;當然了,多少總會加油添醋一點;
他說完陝西的事情,又說皇上佈局南陽,巧立假皇帝,吸引流賊聚集,再一舉殲滅,根本就不費吹灰之力。反正皇帝御駕一到,敵人就灰飛煙滅。
這個傳旨天使說著,就把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給描述了出來,就彷彿皇上手中拿著羽毛扇,隨手一揮,強敵就灰飛煙滅了。
他的這番講述,把鄭芝龍給驚得目瞪口呆。
原本他還想著,皇帝主要是靠著三大總督;可是,沒想到皇帝御駕親征,不用這三大總督,不是因為什麼面子問題,而是皇帝他自己就有這能耐,而且是遠超三大總督的能耐。
要不然,你看盧總督,聽到皇上的這個戰績,如果容易的話,也不至於那麼吃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