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雲南的情況特殊,雖然名義上指揮的還是黔國公,可這份旨意上,還是能看出,崇禎皇帝對於秦良玉是給予了多大的信任。

因此,馬祥麟聽了之後,不由得驚喜交加,連忙替他母親謝恩,保證一定早日平定雲南之亂。

這個任命,在場的文官,陳奇瑜也好,鄭崇儉也罷,都沒有反對,因為那個人,是秦良玉,大明唯一的女將,忠烈無雙,全國有名!

至於其他將領,他們心中也多是有點感動。不是別的,就為皇帝能考慮到他們北人南下,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說句實話,都是一群武夫,他們不會懼怕戰陣廝殺,可是,他們怕難以理解的水土不服。這個可不會分人,哪怕是他們這些總兵將領的,都有可能會水土不服的。就那麼病死了的話,就太窩囊了!

如果有得選,對北人來說,當然不願意去那些雨林地帶,想想那麼多蚊蟲鼠蟻,就會有後怕。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件事情,然後就轉頭看向三邊總督鄭崇儉,臉色就有點嚴肅了:“朕獲悉訊息,叛將柴時華還在烏拉特部,並且已經去向西其他部族去求援,未來一段時間,甘肅一帶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

一聽這話,鄭崇儉不由得一愣,回過神來後,立刻出列回奏道:“微臣回了陝西之後,立刻著手西部防禦,定不讓烏拉特部的陰謀得逞。”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表情依舊嚴肅地說道:“朕帶三大營要回京了,這西北的事情,還是有點不放心。不知鄭卿可有好的想法?”

鄭崇儉自認為,自己是沒有崇禎皇帝的本事,能殲滅草原上的部族。如此一來,那就有點被動了。

要是被動防禦的話,就不知道烏拉特部和其他敵人,會在什麼時候進攻?

主動出擊吧,茫茫草原,烏拉特部聞訊而逃的話,就只有乾瞪眼的份。另外,他的手下也沒有那麼多騎軍,步軍出塞的話,就更是要傻眼。要是皇上所領的騎軍能留下就好了!

當然了,鄭崇儉也是知道,讓皇上把騎軍留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驃騎營不說,那是坐鎮京師的威懾力量,主要也是要用來對付可能會又入關的建虜。另外,多餘的戰馬,皇上之前也已經說過了,就是要給盧總督那邊重建東江鎮而準備的。那也是要對付建虜用,是不可少的。

想來想去,鄭崇儉還真是沒有好辦法,不過皇帝既然問了,他就只好回奏道:“微臣回去之後,會巡視長城,增加邊塞預警,並在周邊部署軍力,一旦發現韃子入侵,必第一時間反應,決不讓韃子有肆虐關內的機會!”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算是認可這個普通的策略。隨後,他又皺著眉頭說道:“柴時華這個叛將,決不能讓他逍遙法外,一直勾結大明敵人來禍害大明。此人,朕必殺之!”

叛將勾結外敵,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因此,崇禎皇帝這麼說,在場的這些人也沒有意外。

不過這麼一來,對鄭崇儉的要求就更高了。

他想了下,就有點犯愁地說道:“陛下,微臣手下騎軍不多,沒法主動出戰,就算打聽到了這叛賊的位置,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微臣只能守株待兔,集中兵力,在那叛將勾結外敵入侵之時,儘量把他們殲滅在關內!”

崇禎皇帝其實就在等著他說這話,此時一聽,假裝考慮一下之後,便轉頭看向剛剛升任援剿總兵的吳三桂道:“吳卿所部,就暫時歸於鄭卿轄下,替朕早日平了這烏拉特部,早日抓了叛將柴時華,卿可有信心?”

吳三桂之前還沒想到,這大西北的事情,還有他的份。

原本他想著這次調來隨駕出征,立了功勞,也升了官,回去之後也能讓以前的同僚看看,自己這一次可不是依靠家族的關係。

不過皇上這麼說了,顯然是有決斷,這就不是他吳三桂能拒絕的。

要說起來,這邊確實是需要騎軍,可是,御馬監轄下的三大營,那是皇帝親軍,自然不可能留在外地。而他吳三桂這支軍隊,本身就是邊軍來的,暫調到陝西這邊,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於是,吳三桂立刻抱拳領旨道:“末將遵旨,絕不負陛下之望!”

說這話,他也是有信心的。之前的時候,見識了土默特部的戰力,說實話,他還真有點看不起。就這些蒙古韃子,比起建虜,在戰力上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如果讓吳三桂去打建虜,他可能沒把握,可是,如今他去打這些蒙古韃子,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再立下一份大功。

“好!”崇禎皇帝聽到他的回答,便讚歎了一聲後,提高了聲音,嚴肅地說道:“犯大明者,雖遠必誅。敢背叛大明者,亦同樣如此,不管他逃到哪裡,被誰庇護,朕都要他死。關內侯陳湯當年的豪言壯志,在我大明,就由卿先付之實施好了!”

吳三桂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抱拳再次領旨道:“末將定當把叛將柴時華的首級給陛下獻上!”

邊上一直默不作聲的陳奇瑜,看著這一幕,心中不由得有點感慨。皇上就幾句話,把這名年輕的總兵給栓死在西北了。

不過這也應該是他的榮耀,能在皇上面前,有這樣的機會,又有多少總兵能有?他日真要做到了,至少西北史書上,但有他吳三桂的一筆!

崇禎皇帝看著吳三桂,忽然露出一絲微笑,開口對他說道:“關寧軍這次還要繼續留在西北為國出力,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吳卿一會和將士們說明情況,並且朕准許,可寫信向家人告知情況,回頭朕統一幫你們捎到山海關。”

吳三桂一聽,更是大喜,心中同時也是有感動,皇上還真是細心,竟然連這都想到了。

他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這麼做,就是要借他們的口,把他這個皇帝御駕親征以來的種種英明神武的事情,傳回關寧去,震懾可能有的異心。

吳三桂在領旨迴歸佇列後,看到年紀差不多的曹變蛟、賀人龍等人,都有羨慕之意,心中不由得更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