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他們,還沒想過一年後繼續留在這個建設目的的軍隊中。不過崇禎皇帝會交代給陳奇瑜,不能苛刻這支軍隊,相信一年以後,肯定會有一部分無家可歸的人繼續留在軍中,成為這支軍隊的骨幹。

崇禎皇帝的目的,這種用於建設為目的的軍隊,以後會一直存在。有這方面經驗的人,哪怕他以前是流賊出身,也照樣可以重用。

從這以後的大明,在基礎建設上,一定要多花功夫才好。而這,少不了這種建設軍隊。

當然了,這個佇列中,肯定也有人羨慕剛才那個佇列,心中是不願意做這一年活的。可是,皇帝做出了決定,他們也無權抗爭,就只能接受。

有一點,崇禎皇帝沒有說,就是在這一年中,如果偷懶耍滑頭的,到時候,陳奇瑜就不會客氣。因為在這一年中,他們還是罪囚,不好好改造的,重責之,絕不會輕饒。

說完了對第二佇列的處置之後,崇禎皇帝便轉頭看向人數最少的這個佇列。

孫可望等人看到,便知道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候到了,一個個都有點緊張起來了。因為他們自己也明白,作為當了流賊一年以上,在皇帝眼中,那肯定是罪過最大的。按照皇帝之前的處罰,搞不好是當了多少年賊人,那就要做多少年的活,這麼算起來,自己十年都不止,就等於一輩子這麼幹活了?

說實話,和他一樣想法的人,對於要幹十來年活的未來,都是不情願的。他們這些老賊,是流賊中地位最高的,平時也是吃香的,喝辣的,待遇比起他們從賊之前,基本上都要好很多,也享受慣了的。

在他們想著的時候,果然聽見崇禎皇帝對他們這個佇列,嚴肅地說道:“你們都是一年以上的賊人,相信有的人,都有超過十年的賊人經歷。給大明各地百姓帶來的苦難,被你們所禍害的百姓,都已經難以訴說了……”

聽到皇帝這樣說,不少老賊的心都沉了下去,有點不妙啊!

“……雖然你們一開始從賊的時候,可能各有各的理由,也少不了那些貪官汙吏的逼迫。”崇禎皇帝說到這裡,忽然提高了聲音喝道,“可是,這不是你們當這麼多年賊人,去禍害別的百姓的理由。貪官汙吏,朕剛已經殺了幾個,以後發現,一樣要殺,絕不姑息!而你們這些為禍多年的賊人,要按朕的脾氣,也不如一刀殺了乾淨利落。但是……”

皇帝的這個話,比起剛才又嚴重多了,不過幸虧有個“但是”,讓這些老賊都提著一顆心,繼續聽著皇帝對他們的發落。

崇禎皇帝停了停之後,看了李過等人一眼,而後繼續說道:“……你們之中還有人良心未泯,讓朕看到,你們還有救的機會,因此,朕決定也給你們一個贖罪的機會。遼東百姓如今正處於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的地步,建虜雖然已經被朕打出關外,可關外的百姓卻依舊在經受苦難。因此,朕決定,你們前去盧象升軍中效力,打建虜,救百姓,以此來贖罪!”

“只要去打建虜的,朕就赦免你們以前的罪行,就按普通軍卒看待,賞罰皆按普通軍隊行事。朕相信盧總督,亦能公正的對待你們!”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掃視這個佇列,冷聲喝道:“當然,去不去遼東打建虜,也全憑自願。就現在,自願去遼東打建虜的,出列站到你們的左邊去。”

聽到這話,李過和李定國等人,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轉身就走,走到他們這個佇列的左邊,形成一個新的佇列。

其他流賊,看到他們動了,也有人跟著走了過去。當然,其他人就沒有李過等人這樣絲毫不拖泥帶水,或多或少都有猶豫思考了一會。

崇禎皇帝很有耐心,就等著這個佇列中的老賊,三三兩兩,持續不斷地去往新的佇列。

不過還有很多人,並沒有動,因為他們不想去。比如孫可望,他就很是猶豫。

建虜那麼厲害,要是去遼東打建虜的話,搞不好就會死在那裡的!真要死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這麼一想想,還不如干十年的活,十年之後,自己至少還是有條命可活,也能獲得自由。

有很多人,都和孫可望一樣,是這樣的想法。他們寧可選擇之前不被他們認可的幹十年活,也不願意去遼東把性命丟了。

事實上,當初陝西的邊軍,就有不少被調去遼東時候,在中途譁變的。因為建虜一直戰無不勝,他們覺得,去了遼東肯定是個死。

確實也是,在以前的時候,被調去遼東的軍隊,哪怕是有名的戚家軍,白杆軍,最終都是戰死在那邊了。

這些流賊,造反不怕死是一回事,讓他們去打建虜怕不怕死又是另外一回事。

崇禎皇帝並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壓力,沒有強迫他們去遼東,只是說完話之後,就在城頭上靜靜地看著。

等過了一刻鐘左右,大概只是十分之一的流賊挪動了佇列,才又開口說道:“朕知道,你們可能怕建虜,覺得建虜強大。不過朕可以告訴你們,建虜也是人,就在年初,他們也吃了一個大敗仗,損失了三萬人馬。朕以後必定會御駕親征,踏平遼東。建虜,沒什麼好怕的。朕再給你們一刻鐘時間,朕不會強迫你們,去遼東打建虜,全憑自願!”

說完之後,他就又不說了,標記時間的香就在城頭上燃起。

崇禎皇帝的這番話,又讓一些老賊在猶豫之後,開始走向新的佇列。

等一炷香燒完,崇禎皇帝便沒有再拖延,直接宣佈道:“時間到了,就沒有再選擇的機會了!”

此時,自願去遼東打建虜的老賊,就只有五千人左右,另外有將近一萬人,還留在原地,等著皇帝發落。

在他們看來,應該是要幹十年活了,或者其他什麼處罰。反正比起去遼東打建虜,肯定要好多了。

崇禎皇帝並沒有馬上說出對他們的處罰,只是轉頭看了下身後的幾名將領。

曹變蛟、賀人龍、周遇吉他們一見,立刻抱拳回應了下,匆匆下了城頭而去。皇帝都不用說,因為事先已經交代過他們了。

不一會,就見他們三人回到各自的部下那,開始調動軍隊。

看到這一幕,好多人不解其意。是準備把那五千人編成軍隊,又或者是要押解這一萬人去哪裡?還是說,要做其他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