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形勢一片大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國能也不講條件,根本不廢話,把左良玉的猜測,派他去流賊軍中,然後又要派他再去一次的情況,全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個遍。
一開始,劉國能所說,還在陳奇瑜的意料之中。
左良玉一託病不來,他就料到左良玉肯定是猜出什麼了,可他沒想到,左良玉竟然沒有閒著,而是當機立斷,就準備造反,甚至還立刻去聯絡那些流賊了。另外,流賊那邊的情況,也讓他很是震驚。
他如此,邊上旁聽的劉越也是如此,對於這個訊息都是震驚得很。
劉國能把情況說了一遍之後,懇切地說道:“黃虎、曹操他們應該是想離間總督大人和皇上的關係,而且他們似乎還想圖謀皇上。”
陳奇瑜在聽著的同時,微不可查地瞅了一眼身邊這名錦衣衛百戶。對他來說,流賊想離間的這個訊息,有了錦衣衛百戶作證,對他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了。不過同時,他也不得不對那些流賊的野心感到吃驚。
當然了,他也不會是劉國能說什麼就相信什麼,而是在劉國能說完之後,就立刻發問道:“你為何要趕來密報於本官?你就不怕本官懷疑你麼?”
“回總督大人,左良玉之事,只要總督大人一核查,便知真假。”劉國能說到這裡時,忽然昂首挺胸,坦蕩蕩地說道,“末將以前是被逼無奈才做了賊,得朝廷寬宏大量,才有了悔過自新的機會。別人這麼想,末將不知道,末將只知道,末將必須珍惜這最後的機會!”
陳奇瑜聽了,不由得臉色也認真了一點,盯著劉國能的眼睛看。以他的經驗,也沒發現有一絲說謊的跡象。便轉頭看向身邊問道:“劉百戶,你覺得如何?”
劉越雖然官職很小,可代表的是皇帝,因此得到尊重也是在情理之中。他一直在邊上認真地觀察,此時聽陳奇瑜問起,便拱手回道:“大人,末將相信他!”
一聽這話,劉國能不由得有點意外,認真地盯了劉越一眼,心中多少有點激動。
出身的關係,多少是有點自卑的,可錦衣衛百戶卻直接說相信他,這種信任,對於此時的他來說,非常地珍貴。
陳奇瑜聽了,便不再猶豫,立刻對劉國能說道:“好,左良玉的事情,本官已經知道。事關重大,為防打草驚蛇,你且回去,就當沒來過。等本官發兵,兩軍對陣時,你再出其不意地攻擊,必立大功,可領遊擊一職,為朝廷效命!”
劉國能一聽,立刻領命,便立刻悄然出城,趕回去當臥底了。
而陳奇瑜這邊,也不敢再耽擱,一邊派出夜不收,前去探查左良玉那邊的動靜,一邊又調整了部署,針對劉國能所說得情況,派出勇衛營前去鎮壓左良玉叛亂。
然而,讓他想不到的是,左良玉其實在派出劉國能的同時,就已經開始行動,連續奔襲周邊城池,讓陳奇瑜都有種措手不及之感,連忙進行補救。並且派人再次嚴令通告各地地方官,如今皆是戰時,就必須按照陳弘緒所傳手冊守城。
陳奇瑜不知道的是,還有另外一個他絕對沒有想到的事情,就是他和別人的對話,包括自己的自言自語,都第一時間反饋到了遠在陝西的崇禎皇帝這裡,讓崇禎皇帝第一時間瞭解到了襄陽這邊的情況。
此時,商洛山附近的州縣,第一是大軍壓境,第二是有關崇禎皇帝的那些事情,也先一步在這邊流傳開了,讓那些窮苦百姓沒有了對官軍的恐懼感。因此,崇禎皇帝一到,這邊就平定了。
任命新地方官,恢復地方秩序這些,都有鄭崇儉去安排,崇禎皇帝不需要操心。他就只是考慮這最新訊息,看看怎麼利用起來?
別人不知道,但劉國能這個,他恰好是知道的,這人最終是為大明戰死的。因此,就在這個前提之下,他想了很久之後,便有了決定,立刻派出八百里加急,趕往襄陽去傳達他的旨意。
這些流賊都不是善茬,竟然想出了要用陰謀詭計搞掉陳奇瑜。要是以原本的歷史來推演的話,他們未必就不會得逞,特別是熟悉官場上事情的左良玉,也加入了流賊隊伍之後。還有那李自成所部,流竄了那麼多年之後,也知道了民心的重要性,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
如果這一次自己御駕親征,不能把他們徹底剿滅的話,回頭還不知道要花多少精力來繼續圍剿他們。這麼內耗下去,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過了今年,最好的就是穩定了國內,能專心對付遼東的滿清,才是正兒八經的事情!
崇禎皇帝這麼想著,就更是覺得自己的那道旨意沒錯,最好就這次,把他們都一網打盡,畢其功於一役!
不過有一點,他還是不滿的。就是江南那邊的糧食輸送的速度不夠快,至少他從陳奇瑜的竊聽種子處,就沒聽到說有糧食運到的訊息。看來,前期用於兵事的錢糧,主要還是要看各地藩王府的了。也虧了之前已經有了預防,做了些事情。
至於那些流賊想著柿子撿軟的捏,覺得他領兵打仗肯定不行,就想來和他打。對此,崇禎皇帝壓根就沒去想,也沒氣憤。因為隨著大軍逼近流賊之後,相信流賊就會知道,他們的想法其實是錯誤的!
就這麼想著,崇禎皇帝領著精銳大軍,不急不忙地離開陝西南部,往潼關而去。
而在湖北北部這邊,張獻忠等人,幾乎是一個喜訊接著一個喜訊。先是左良玉果然反叛了朝廷,把原本的駐地丟給他們,而他自己又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接連攻佔了兩個縣城。
打下的縣城,左良玉都不封刀,這種事情一做出來,就足以證明左良玉造反的決心了。由此,張獻忠等人就認可了左良玉,開始商討聯合的事情。
對於這個事情,他們甚至都還有一種期待,就是陳奇瑜剛剛上任,就逼反了一個能打的總兵,又丟了兩座縣城,估計他肯定會被人彈劾,最好就從哪來回那去!
張獻忠等人還正高興著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忽然,又有人來報,說李自成所部,將近六萬人馬,也往他們這邊而來,說是也要和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對抗朝廷的這次圍剿。
這幾方面要是一聯合,那兵力就是暴增!頓時,所有的流賊,都變得非常樂觀起來,感覺又回到了他們最為輝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