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犯大明者誅(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是想入關報復明國,土默特部左右兩翼的都統,古祿格和杭高聽了圖爾格的決定後,不由得都表現出了憂慮。
圖爾格盯著他們倆的,一見之下就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便用自信地語氣說道:“你們放心好了,在關內的時候,那些明狗以為我不懂漢話,不少事情都被我聽到了。而且一路出關來的時候,我也看到了很多。要是打不過,打不贏的話,我也不會強求你們去打。讓你們白白去送死,我回遼東也沒法和皇上交差的!”
一聽這話,古祿格和杭高兩人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明顯看到對方都鬆了口氣。圖爾格沒有因為仇恨而喪失理智,那就最好了!
於是,古祿格問圖爾格道:“大人,關內是什麼個情況?”
“關內那些藩王都拿出了錢糧在賑災。”圖爾格一說出這話時,見這兩個沒膽的人臉色變了,心中鄙視一把,然後就繼續說道,“不過他們的各地軍隊,都被抽調去南方圍剿李賊的造反了。那邊鬧得很兇!”
說到這裡時,他臉上露出一絲幸災樂禍道:“你們不知道吧,明國內部的形勢,到處都有反賊,已經岌岌可危了。也是如此,那些藩王才會拿出錢糧來賑災。我一路出關而來,這些情況可都是看到的。就連明國那三邊總督調集軍隊開往南邊去圍剿反賊,也是親眼目睹。”
圖爾格盯著古祿格和杭高兩人的眼睛,用不容置疑地語氣要求道:“趁著關內兵力南下平亂之時,我們儘管劫掠北方,絕對是輕而易舉之事,所有戰利品都歸你們土默特部所有,還能讓明國南北不能兼顧,顧此失彼,只會越來越亂!”
看到古祿格和杭高兩人的眼睛亮了起來,圖爾格就繼續鼓動道:“明國秦地邊軍已經餓得搶藩王的田租了,如今明國朝廷想挽回軍中士氣,但只要我們在這個時候插上一刀,劫掠更多的物資回草原,把人留在秦地。我敢絕對保證,明國秦地肯定是要完蛋!這一次,不管是你們土默特部,還是從我大清角度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機會。要是錯過了這次機會,被明軍圍剿了南方的反賊,皇上都會震怒我們錯失良機!”
很顯然,圖爾格知道土默特部害怕什麼,索性連皇太極都被他搬了出來。
這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古祿格和杭高就沒有辦法了,只好答應下來。不過在出兵規模上,又略微意見有點不一致。
這讓圖爾格拍了案幾,蠻橫地當場給他們做了決定道:“此次入關,機會難得,兵力越多越好,必須一擊就把明國陝西北方打得一塌糊塗才好。而且我知道什麼地方明軍薄弱,這事就這麼定了,土默特部所有能動的,都給我派出去!”
“可是……可是……”面對圖爾格的強勢,古祿格猶豫片刻,還是訴苦道,“我們土默特部左右兩翼的所有男人都出徵的話,萬一烏拉特族來劫掠我們怎麼辦?”
烏拉特族就在土默特部的西邊,蒙古部族之間,互相劫掠是常有的事情。
圖爾格一聽,毫不猶豫地說道:“我立刻派人去烏拉特部,大清有正事要辦,敢在這個時候來劫掠你們的話,那就是造反,是對大清的挑釁,他日我大明必定滅他們族!”
這個時候,從天山到遼東的草原,已經全部臣服滿清,因此,烏拉特部也不例外,也如同土默特部一樣被滿清分封。圖爾格有把握,事關大清的事情,不再只是兩個蒙古部族之間的糾紛,那烏拉特部絕對不敢在這個時候劫掠土默特部。
古祿格聽了,也是這麼想的,心中便鬆了口氣。不過還是想等到烏拉特部的保證,才敢出兵。
而圖爾格當然也明白這些蒙古部族的顧忌,為了這次入關能順利,他也按捺住了急迫地心思,派了那名牛錄額真趕去了烏拉特部。
讓圖爾格和土默特部左右兩翼都統都沒想到的是,那名牛錄額真回來之後,竟然向他們稟告了一個意外的好訊息。
說明國原甘肅總兵柴時華逃在他們那邊,正在向他們借兵,說能帶著他們殺進關內,劫掠很多物資。理由也是差不多,關內被流賊禍亂,已經亂成一團了。
烏拉特部那邊還有些猶豫,想讓柴時華去向別的部族也借下兵。不過聽聞了土默特部這邊的情況之後,就決定不讓柴時華再去借兵。他們也會直接出兵,不過沒說和土默特部合兵一處。
對此,烏拉特部和土默特部雙方都心知肚明,兩處合兵了,那戰利品怎麼辦?不如分開各搶各的。
圖爾格也不強求,只是約好了出兵日期,然後就開始做動員了。
對此,每個蒙古包都是興高采烈。這些年來,他們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小冰河時期,對於他們也是有影響的。如今能入關內,肯定能搶到物資,他們當然是高興了。
每個蒙古包,上到五十歲,下到十五歲的男人,全部都騎著馬,帶著弓箭去集結,就等著大清的固山額真帶著他們進關發財了。
他們自然想不到,圖爾格是個“內奸”,他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實時就把他們的行動反饋給了崇禎皇帝。
不得不說,崇禎皇帝還是有點意外,沒想到一個叛將也去勾結了外族想來禍害關內。他立刻派人去通知三邊總督鄭崇儉,讓他那邊及時調整部署,做出應對。
然後,他又立刻傳來宣大總督洪承疇,把草原上的情況做了說明。然後對洪承疇說道:“朕把虎大威所部撥給卿,務必把整個河套,都給朕包圓了,所有人畜,都押回關內。朕這邊要立刻領兵去延綏。”
洪承疇對錦衣衛密探的能力,早在勤王戰事中就感到非常厲害了。不過此時一聽,不由得對錦衣衛密探的能力,又再次提高了他的認知。從日期上推算,該是用了鴿子什麼的傳遞訊息,這速度也太快了。
虎大威是蒙古人,熟悉草原,由他這部驃騎營騎軍協助,加上洪承疇自己能湊集起來的兵力,對付河套平原上只留下的婦孺兒童,自然是手到擒來,絕對不會有問題。
因此,洪承疇聽聞之下,頓時大喜,連忙保證,絕對不會有問題。然後,就帶著虎大威所部離開了大同。
崇禎皇帝等他們走了之後,便立刻下旨召集剩下的驃騎營人馬,也就是賀人龍所部,和關寧騎軍吳三桂所部準備開拔。
說起來,賀人龍和吳三桂所部,上到他們兩個總兵,監軍,下到普通騎卒,心中都納悶著。說好了御駕親征流賊,結果倒好,皇上帶著他們來到了大同,然後就在這裡停留了好多天,這是什麼意思?不是說好了御駕親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