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打入詔獄嚴刑伺候(第2/2頁)
章節報錯
“估計在今日下午,最晚明天肯定會出發。”崇禎皇帝回答了一聲,而後不確定地說道,“帶多少人就不確定了。”
韓樂宇一聽,又開始問其他問題,並沒有因為他面前這人是他所尊重的皇帝,他就把這些都憋在心裡。
崇禎皇帝對此也是有耐心,把情況都說了下,包括說明晉商所派,只是沒說具體哪個晉商。對此,韓樂宇沒有一點反常,明白整個情況後,便向崇禎皇帝保證道:“陛下,末將率手下兄弟出關攔截,定能抓獲此人。”
崇禎皇帝聽他說得有把握,心中也是高興,當即給了他一份密旨,連賀人龍都不知道他要去幹什麼,就率領他的千人輕騎,要了一些之前繳獲的東西,帶著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立刻出了京師而去。
再說陳新甲接到旨意,當即是大喜,沒想到瞌睡遇到了個枕頭。都不用他想辦法,找藉口,就有了機會可以去一趟京師了。
於是,為了給晉商爭取時間,他二話不說,臨走之前,交代給各地的心腹手下,特別是張家口那邊,讓他們一定要為晉商做好掩護。而後,他才快馬加鞭,往京師而來。
對此,崇禎皇帝心中是十二分地感謝。這一招打草驚蛇,還真是把這些蛇都給驚出來了。回頭就按照陳新甲交代的抓人,至少這些人是不會被冤枉了。
京師這邊,好幾天過去了,依舊沒有看到皇帝拿出證據,就又有人想鬧事了。比如御史劉美才,又開始上書彈劾廠衛,由此帶動其他人,也可以彈劾了起來。甚至連楊嗣昌也上了個奏本,說謀逆大案拖久不利民心穩定,要廠衛儘快提供證據,了結此案。
事實上,從大量糧食被抄出,京師開始實現人頭限量供應之後,基本上就已經穩定下來了,根本不存在民心不穩的情況。楊嗣昌所指的民心不穩,或者也只能說是官心不穩。
對此,崇禎皇帝理都不理,他在等陳新甲自投羅網,在等晉商把他們囤積在各地的糧食物資都集中到張家口去。
兩天之後,陳新甲終於快馬加鞭地趕到了京師。他沒有第一時間進宮繳旨,而是讓人去打聽如今京師的形勢如何?至於他自己,又是換了衣裳,悄悄地溜去了楊嗣昌府上。
“啊,是陳大人!”楊府管家一見來人,不由得吃了一驚道,“我家老爺還在內閣,並不在府上。”
陳新甲自然知道這個點,楊嗣昌不在府上,不過他心急京師的事情,一定要在面聖之前和楊嗣昌合計一下心中才有數。因此,他立刻斷然對楊府管家說道:“本官有十萬火急之事和閣部商議,不管如何,立刻請閣部回來一趟吧!”
管家自然知道陳新甲能當上宣大總督,可都是自家老爺一力舉薦的,知道自家老爺和這陳新甲的交情非常好,因此,在陳新甲的再三催促之下,猶豫片刻之後,就親自跑去找楊嗣昌了。
而此時,陳新甲的手下,也找來楊府,把打聽到的情況稟告給他。聽說暫時還沒有往外派廠衛,他心中總算是鬆了口氣。
沒有多久,楊嗣昌回來了,臉色有點不好看,一見陳新甲便問道:“有什麼事情,就不能等本官散衙之後再說麼?”
這段時間來,他一直感覺失去了聖心,想彈劾盧象升等人,也屢屢不成功,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說到這裡,他又從懷裡掏出一大把銀票,丟在陳新甲面前道:“這些都是廢紙了,你拿回去吧!”
很顯然,他在見陳新甲之前,先去取了這些東西。
陳新甲只是瞧了一眼,便知道是自己歷次送給楊嗣昌的那些範記錢莊的銀票。對這些,他並不在乎,當即說道:“這些沒事,回頭方便的時候,為了表示歉意,我讓人把雙倍銀子送過來好了。”
聽到這話,楊嗣昌稍微一驚,沒想到陳新甲這麼有錢。看來這宣大總督的官職,是個肥差啊!
銀票的問題就這麼解決了,還能得到雙倍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不過楊嗣昌相信陳新甲既然這麼說了,就不可能不給。因此,他的臉色立刻好看了很多,讓管家上茶,而後才和藹了臉色問道:“賢弟,何事如此急迫地把為兄喚回來?”
見到銀子攻勢有效果,陳新甲也不意外,畢竟這年頭當官,不都是為了銀子麼!
他聽楊嗣昌問話,便連忙回答道:“我是奉皇帝旨意進京,說是要配合廠衛查晉商囤積糧食一事。”
看到楊嗣昌有點不解,他就又聯絡詳細解釋道:“那幾家囤積糧食不賣地糧商,其實都是晉商開的。因此皇帝就懷疑是晉商謀逆,要派廠衛去山西亂來。您說著叫什麼事兒?”
楊嗣昌當然知道,山西那邊有名氣的商人,和陳新甲的關係都不錯。估計陳新甲這麼有錢,很可能銀子就是從那些有名晉商處來的。於是,他也立刻明白,陳新甲說有十分緊要之事,是指什麼了。
對此,其實和他本人的訴求也是一致的。畢竟他的很大一部分銀子收入,也是來源於陳新甲這邊,自然不希望那些銀子源頭,也就是晉商等人會被查。另外,他也不希望,只是區區糧商囤積奇居而已,就被皇帝定為謀逆之案,就這麼胡搞下去,而對盧象升、孫傳庭等人的任命卻一直拖著不辦。
於是,他就立刻和陳新甲不謀而合,都想著讓皇帝轉移注意力,阻止皇帝繼續搞那荒唐的謀逆大案。兩人商議一番之後,很快就有了結果,陳新甲也安心地離開了楊府。
很快,就在當天下午,京師就突然颳起了一股妖風,說建虜出關已久,上百萬百姓不同程度的受害,這些事情,還沒有人負責,強烈要求皇帝為百姓做主,給百姓一個公道。
甚至有的人,更是直言,原勤王軍統帥盧象升,就是要負主要責任。哪怕後來雖然有打贏建虜的戰事。可不還是有將近二十來萬百姓,還有無數物資被掠去遼東。甚至德王一系,都是生死未知,此事也必須要盧象升負責。
一本本地彈劾奏章,又猶如雪片一般飛往御前。等到天黑之時,崇禎皇帝這邊,由藍天保等人分門別類,又進行了一次統計,而後,給崇禎皇帝稟告說,和之前統計地差不多,就那些御史言官和一些其他官員,上次彈劾的,這次依舊在彈劾。
崇禎皇帝聽了,當即冷冷一笑。自己一直留中不發,就以為自己沒辦法了呢?自己只是在等時機而已,如今時間也差不多了,那就收網好了。
這麼想著,就在陳新甲滿懷信心進宮覲見時,在他見禮完畢時,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崇禎皇帝暴怒喝道:“你這奸賊,為一己之私,置國家法度於不顧,枉顧君恩,助紂為虐,參與謀逆我大明社稷江山。來啊,把他給朕打入詔獄,嚴刑伺候。”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