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大明將士們剛想著這個事情,就又聽崇禎皇帝大聲說道:“朕今日前來,乃是給你們兌現軍餉以及獎賞的。來啊,抬上來!”

聽到這話,這些天子勁旅的將士們不由得更是高興了,特別是原來非勇衛營的那些將士,大部分人都多少年沒有摸過銀子是什麼東西了。此時聽到,甚至有不少人都眼珠子轉動,想要看看,那一箱箱銀子抬上去的壯觀場面。畢竟有皇帝在這裡親自坐鎮,誰敢剋扣銀子,肯定是實打實的,那麼,這銀子怕是有幾十萬兩了。

確實,這支天子勁旅的普通將士的軍餉,每個月二兩銀子,比其他任何軍隊都要高,軍職越高,還有兵種不同,都會在這個基礎上加錢。另外這次勤王戰事中,所立下地功勞,那獎賞也是非常多的。

然而,讓校場將士們有點驚訝地是,隨著皇帝的這份旨意一下,有錦衣衛抬著幾個箱子到了軍前。這箱子的數目遠低於他們所想,且這箱子也不大,怎麼可能裝得下那麼銀子?

不過他們奇怪歸奇怪,只是看著,難不成這箱子是個無底洞,可以變出足夠的銀子來?有皇帝在,又有誰敢漂沒銀子?

崇禎皇帝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便讓那些錦衣衛開啟了箱子,自己走上前去,從中拿了東西出來,而後展現給校場將士們看,同時說道:“銀子分發極其不方便,且攜帶也是不便,因此朕特意開了一家大明皇家銀行,也就是錢莊,銀子都存在錢莊裡,這是銀票,是大明皇家銀行開出的銀票。朕知道,第一次用這銀票,大家心裡可能會有點不放心。為此,朕已特意交代過銀行那邊,只要你們去兌換銀兩,就有專門兌換地點給你們兌換,無需和其他人去排隊。”

“另外,不止是你們,就是其他人等去兌換,都要求即時兌付,不得找藉口拖延。”崇禎皇帝掃視過場下每個人的眼睛,繼續大聲說道,“如若出現這樣的情況,朕來軍營時,準爾等直接向朕告發,是誰的問題,朕要他的腦袋!”

如果崇禎皇帝從一開始就說,這種紙幣是大明寶鈔,這樣的話,哪怕這些大明將士對皇帝多麼狂熱,心中都會打了個折了,畢竟大明寶鈔的名聲已經是太臭了,誰都知道,那東西不但不值票面價值,甚至是遠遠低於票面價值。

可是,如今崇禎皇帝並沒有一步到位,直接發行紙幣,而只是銀票。雖然都是紙質的,但其中卻是有區別的。

紙幣的話,就是用於市場流通,幣種就不可能大,甚至連多少文銅錢的面值都要有,這個有大明寶鈔的先例在,名聲很不好,就算換個名字,大家也不是傻子,難道還認不出張三改名叫李四就不是張三了?

而銀票,雖然是紙質的,可面值一般都是比較大的,一般都是以銀兩為單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銀票來買賣,一般都是大宗交易。而且在這個時代,銀票已經是很普及,所有人都知道的。換句話說,就是銀票在別人的運營下,已經該有一定的信譽基礎了。

別人不知道崇禎皇帝的根本目的,其實不是銀票,而是紙幣;不過他沒想過要一步到位,而是先從銀票開始,讓社會上的有錢人都習慣了大明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之後,再逐步推出紙幣,這樣的阻力才會小一點。

此時,他這麼說出來,這些大明將士們都有點驚訝。他們沒想到,皇上竟然也開了錢莊出來,還搞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不過想想也是,皇帝開得錢莊,又怎麼可能和那些普通人開的錢莊一個檔次,自然連名字都要有所區別才行!

基於對崇禎皇帝的狂熱,他們雖然心中驚訝,或者一些人還會有些疑惑,可堂堂大明皇帝,就在這麼多人的面前,已經保證過這些銀票的真實可兌換,就算底下有人為難他們,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如此一來,絕大部分將士都在心中接受了皇帝開的錢莊銀票。

隨後,御馬監轄下官員和陳寶庭等內侍一起,分多處開始按照花名冊分發軍餉以及獎賞。而皇帝就在點將臺上坐鎮,親自看著,並沒有離去不管。

這讓大明將士們又安心了不少,一個個聽到自己的名字,便上前去領錢。當他們拿到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時,不由得又非常意外。

雖然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並沒有擁有過銀票,可是,至少看到過銀票的。

以前的銀票,或者其他錢莊的銀票,不管是紙質還是印刷,一看就知道有種粗製濫造的感覺。

可如今,他們手中拿到的銀票,卻都是紙張考究,印刷精美,簡直就和畫一樣。更為誇張的是,這銀票上的畫,竟然還有凹凸感,這真是奇怪地很。

他們當然不知道,崇禎皇帝從一開始就已經下旨尋找印刷方面的人才,也虧了對方名氣大,又剛好在京師這邊,就被他給找來了。他就是明末有名的書畫篆刻家、出版家。這有凹凸感的,是拱花印刷,乃是他自己首創。這個人,就是胡正言,此時已經將近五十來歲,剛好又是其手藝的巔峰期。

在原本的歷史上,胡正言也曾授職翰林院,只是尚未赴任,滿清就攻入了京師;可這一次,蝴蝶效應之下,他提前得以入朝為官,就做他最擅長之事。

在如今的大明朝,這種“拱花”印刷之法,並沒有出現。在原本的歷史上,胡正言此時還正在出版《十竹齋書畫譜》,這個《十竹齋書畫譜》也非常不錯,用上了水印套色技術。在這個《十竹齋書畫譜》的印刷工作即將完成時,他就開始了《箋譜》的刻版,一直到崇禎十六年才算全部出版完成。而這個《箋譜》的印刷,就是首次採用了“拱花”印刷。

另外,這銀票的紙張,都是上供的貢品,宮廷專用。這兩方面一結合,崇禎皇帝就有信心,不靠密押,也能做到防偽。而這,才是銀票將來可以當作紙幣用的最根本保證。

為此,這防偽的事情,崇禎皇帝還特意交代給胡正言,並由其給出建議,第一,紙張貢品要嚴查,嚴禁私自流通;第二,他的彩色印刷所需地墨水配方,也是保密;第三,這個印刷技術,包括水印套色和拱花技術,也都保密,相關工匠一律不得外出。

雖然文人都愛當官,但胡正言年紀已是將近五十,早已經歷過太多世事,如今得到皇帝重用,從事於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並且這個事情,還能被天下人所知,並留名後世。對於這個事情,他自然也是傾注了十二分的心血,不斷地要求自己,繼續改進印刷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技術。

不得不說,這個銀票的成本,其實是很高的,雖然大批次的印刷之後,成本會降低很多。可要是票面價值只是幾文錢的話,估計會血虧。而沒有建立足夠信譽之前,又不能多印銀票,這成本就是實打實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