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退下,前堂只餘下袁紹和袁旭父子。

袁紹起身從袁旭面前經過:“陪我去後園走走。”

父子倆一前一後走出前堂。

往後園方向走著,袁紹突然問道:“熙兒為什麼要害你?”

“應該是為了甄宓。”袁旭回道:“到了中山我才知道,父親曾打算把她許配給二哥。”

袁紹一愣:“我確實曾有這個念頭,卻沒對幾個人說過……”

“我也不清楚二哥是怎麼知道的。”袁旭回道:“父親已為我向甄家提親,即使是兄長,也絕對沒有讓出女人的道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忘記這件事。”

他表現的越委屈,袁紹越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他要是有你一半胸襟,也不至於做出這樣的事。”

袁旭心裡清楚。

畢竟袁熙和他同樣都是兒子。

真要追根究底,他也落不到任何好處。

“也不能全怪二哥。”袁旭說道:“換作是我,同樣會心裡不爽。”

“再怎麼不爽,你會不會因為女人對兄弟下手?”袁紹語氣很冷。

袁旭沒有吭聲。

他心裡嘀咕,誰要是敢覬覦甄宓,看我不弄死他!

這些話怎麼能當著袁紹的面說出口?

要是撒謊,以袁紹閱人無數的經驗,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不該回答的問題,乾脆不答。

“你不會那麼做,他卻做了。”袁紹嘆道:“我對他很是失望……”

陪著袁紹走進後園,一路上袁旭聽的多說的少。

“即將成婚,你也成人了。”袁紹問道:“以後有什麼打算?”

“父親和兄長為袁家操盡了心,沒能幫上忙,我萬分愧疚!”袁旭回道:“我沒有幾位兄長的才幹,不敢擔下統領一州,只想請父親給我一個郡。”

“只要一個郡?”袁紹問道:“你看上了哪裡?”

“太原。”袁旭回道:“太原屬幷州,不在三位兄長統轄之下,我到那裡,做事會更得心應手。”

“雖不在你三位兄長統御之下,高幹卻是幷州刺史。”袁紹說道:“他是你表兄,也不是外人。不懂統御地方,你以後得多聽他的建議。”

“我明白。”袁旭滿口答應。

他心裡卻根本不這麼想。

高幹不過是他的表兄。

從表兄手裡拿到幷州,就算用了些手段,外人也不好說什麼!

世俗的看法確實不重要,前提是他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實力不足的時候,做事還得多些考慮。

“我會下令把太原給你。”袁紹說道:“成婚之後即刻啟程。到了那裡,你得招兵買馬,官渡之仇,我必須要報!”

袁旭心裡暗喜。

得到袁紹的命令,他在太原就能甩開膀子大幹一場,任何人掣肘,都是與袁家過不去!

議事時,袁熙驚了一身冷汗。

離開前堂,他走的很快,打算早一步接管毛玠。

“二哥。”袁尚追了上來:“為什麼要那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