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每年給河北輸送的錢財不少。

尤其是袁旭得了河北之後,輸送的錢財比往年更多。

甄堯早就想提請少交一些,卻又不敢。

袁旭召他到壽春,而且還提出要把他留下,甄堯才敢開口提起此事。

本以為會很難,哪想到袁旭答應的居然很乾脆。

而且並不僅僅只是少交,只要他能把淮南的經濟發展起來,甄家的貢賦從今往後居然一個銅錢也不用交。

袁旭給出這樣的條件,也不是沒有他的考量。

雖然甄家每年送到鄴城的錢財不少,對於河北來說,也還只是杯水車薪。

要是甄堯能在淮南把經濟帶動起來,每年的收益則是不可限量。

一個西瓜和一顆瓜子,袁旭當然知道該怎麼選擇。

他是權衡利益,給了甄堯許諾。

甄堯心底卻是一陣感動,連忙站起,向他躬身一個大禮:“我代甄家上下,謝過公子。”

“你打算從哪裡著手?”袁旭問他。

甄堯回道:“最賺錢的,無非是集市。我打算從集市著手。”

“集市?”袁旭微微皺眉:“怎樣的集市?”

“專為農莊開辦的集市。”甄堯回道:“農莊產出作物,總要銷售出去。僅僅依靠拍賣場,肯定不夠。所以需要個集市,全天下都知道,到了這裡,能夠買到新作物的集市。”

袁旭點頭:“要不是你提起,我還真沒想到這一層。以往只是尋思著開辦農莊,倒沒有顧慮到,產出的作物僅憑拍賣場,會賣的很慢。”

“兄長在鄴城做的那些,我也都見識過。”甄堯說道:“回到甄家,我曾琢磨,怎樣去做,可以把公子給的便利利用大極致。”

“你來說說。”袁旭示意他說下去。

甄堯接著說道:“公子辦這些,無非為了賺取利益。有了足夠的利益,才能養得起大軍,才能投入到地方。”

袁旭點頭:“你說的沒錯,我在河北已發現應該這樣,只是一直沒有著手去辦。”

“公子事情太多。”甄堯說道:“很多小事,也是沒辦法事事掛心。”

“賺錢可不是小事。”袁旭回道:“連年戰亂,百姓苦不堪言。稅賦太重,只會逼迫民反。我治下稅賦,早已改為二十稅一。農夫獲取的糧食,繳納稅賦之後,其餘可自行貨賣。”

甄堯回道:“如今田地產量提高十數倍,即使只有二十稅一,每年收入也是不少。”

袁旭嘿嘿一笑,對他說道:“同樣的道理,我的收入多了,農夫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公子說的沒錯。”甄堯說道:“如今許多買賣都在公子手中,尤其是新作物。投入集市之前,賺取的可就不少。”

“我為天下人帶來從沒見過的作物,總不能半點好處不要?”袁旭回道:“建立農莊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研發稻種。雜交水稻稻種,幾年後會退化到產量極低。農莊研發、售賣稻種,既能保證產量不減,也可以保證每年都有不少收益。”

“買一次用幾年,對於農夫來說,也是划算。”甄堯回道。

&nbsp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