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召集眾將軍,問起有沒有人知道許褚行刺失敗。

有位將軍回道:“許仲康著實魯莽,我猜必定是曹公要他刺殺袁譚,而他貪功,貿然行刺袁顯歆。”

說話的這位,生的面板白皙,很像一位儒雅的文士。

見他第一眼,絕不會認為他是個沙場上往來縱橫的將軍,反倒會認為只是個讀書人。

要是知道他的出身,絕對不會有人認為他是個讀書人,一定只會想到殺人如麻的屠夫。

此人名為孫觀,曾是黃巾將。

論武勇,他或許不如管亥,卻不像管亥那樣,只是個知道向前猛衝的莽夫。

孫觀這麼說,臧霸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認為,可是眼下說這些,完全沒有用處。我們要討論的,是袁顯歆一旦來了,該如何應對。”

旁邊又有一人說道:“還有什麼好考慮的?袁顯歆可以驅使兇屍,我們有再多的將士,也不可能擋得住他。”

看向這個人,臧霸眉頭皺了皺。

他名為猖希,也曾是黃巾將。

此人與孫觀不同。

孫觀雖有謀略,也知忠義,自從投效了曹操,就再沒有其他念頭。

而猖希則不然,早年劉備來到青州,他甚至還連同劉備與臧霸為敵。

劉備落荒而逃,去了荊州,猖希又投靠了臧霸。

用反覆無常毫無忠義形容猖希,再適合不過。

“猖希將軍怎麼看?”臧霸問他。

“我也沒什麼看法。”猖希回道:“只是想提醒將軍,數十萬匈奴人都不是袁顯歆的敵手,憑我們這點人馬,根本不能把他怎樣。”

“將軍是否有了投靠袁顯歆的意圖?”臧霸直言相問。

“只要能活下去,只要有好處,投誰不是一樣?”猖希回道:“誰強,我就為誰打仗。錦上添花我會,雪中送炭別想!’

他說的也很明白。

臧霸眼睛微微眯了眯,眸子裡閃過一抹殺意。

“臧將軍是不是想殺我?”猖希感覺到了他的殺意。

“像將軍這樣毫無忠義,世人恐怕都想殺。”臧霸回答的也不加掩飾。

“臧將軍可以試試。”猖希站了起來:“我既敢來,就不會毫無準備。”

猖希不講忠義,奇怪的是,他手下卻聚集了一大批人。

那些人同樣是黃巾出身,早就習慣了誰給好處就為誰打仗。

臧霸和他要是當場掐起來,還真的會惹出大麻煩。

孫觀見勢頭不對,起身相勸:“兩位將軍不必如此,袁顯歆只是可能會來,究竟來不來,誰也說不準。”

“難道孫將軍認為他被刺殺,還會無動於衷?”猖希問了一句。

“但凡征戰,總要權衡利弊。”孫觀回道:“袁顯歆是河北之主,他掌控著整個河北,不可能任何事情都由著性子胡來。”

“我的意見很明確。”猖希說道:“不用打,只要袁顯歆來了,立刻向他投降。”

“將軍說的有理。”孫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