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給去卑帶回訊息,說是袁旭領著郭嘉深夜進入居庸關,身邊沒有一兵一卒。

“他驅使的死屍呢?”去卑最關心的,還是左右大當戶提及的兇屍。

“並沒有見到死屍。”回報的斥候說道:“只發現一員將領,帶著數百人,第二天也進了居庸關。”

“一具死屍也沒找到?”去卑追問。

“沒有見到一具死屍。”斥候肯定的回答。

示意斥候退下,去卑問在帳篷裡的左右大都尉和左右大當戶:“你們認為怎麼回事?”

“會不會是他根本沒有驅使死屍來到居庸關?”左大都尉不太確定的說道:“否則怎麼到了關口,偏偏不見兩位大當戶提及的死人?”

“我們一路被他追趕,難道還會撒謊?”左大當戶當即反駁:“他確實驅使死屍尾隨,要是隻有幾百人,難道我和右大當戶不會帶著勇士殺回去?”

“那可說不準。”右大都尉說話比左大都尉直接的多:“萬一你們被嚇破膽,不敢回頭廝殺,找個理由搪塞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地位不如左右大都尉,兩位大當戶被人如此羞辱,也是不肯。

右大當戶一臉怒容回應:“有能耐的話說都會說,真的見到袁顯歆,就怕兩位大都尉還不如我們。”

右大都尉當時就怒了。

他猛的站起,狠狠瞪著右大當戶:“你再說一遍?”

“說百遍還是一樣。”右大當戶也站起來:“有能耐和袁顯歆鬥去,在自家人面前耍威風,算什麼本事?”

“你……”右大都尉伸手拔刀。

右大當戶也拔出兵器針鋒相對。

眼看要打起來,去卑喝道:“都給我消停些,強敵在前,不想著如何擊破袁顯歆,自己卻鬥了起來。你們還像不像個匈奴勇士的樣子?”

去卑發話,右大都尉和右大當戶這才憤恨的各自坐下。

“我相信左右大當戶說的不會假。”去卑接著說道:“袁顯歆來的時候,一定驅使了死屍。到了居庸關外,死屍不見,會不會是他氣力不足,難以為繼。”

他這麼一分析,左右大當戶和左右大都尉都愣住了。

四人彼此看了對方一眼。

左大都尉問道:“右賢王的意思是……”

“等到袁顯歆氣力恢復,再驅使兇屍,我們哪是他的敵手?”去卑說道:“不如再去居庸關,即便短日內不能攻破,至少也拖著他的精力,要他不能施法。”

“你們覺得怎樣?”目光在四人臉上游走,去卑問了一句。

如夢方醒的四人齊齊應道:“願追隨右賢王!”

去卑等人認定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總要耗費精力。

袁旭從雁門關驅使兇屍來到居庸關,路途遙遠,消耗一定不會少。

有這樣的機會,要是不把握住,將來可不一定能再找到。

自以為抓住袁旭的軟肋,去卑很是得意。

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商議之後,他決定調轉方向,殺回居庸關。

居庸關上,得知匈奴人去而復返,袁旭領著郭嘉等人上了關口。

與他一同登上關口的,還有劉協。

畢竟是大漢皇帝,袁旭讓他走在最前。

劉協倒也有幾分帝王氣度,上了關口望著關外列陣的匈奴人:“袁愛卿,雁門關外一戰,匈奴毫無還手之力,如今他們圍困居庸關,難道不打算主動出擊?”

“出擊太早,難以全殲匈奴。”袁旭回道:“他們既然來了,不給表現的機會,豈不是會令匈奴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