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漢室,皇權過於衰微,對豪雄的掌控也會薄弱。

皇權強大,袁旭得到的利益才會更多。

匈奴犯邊,大漢皇帝親征,確實是提升皇權的絕佳時機。

劉豹率領五萬匈奴勇士,直撲雁門關。

他被堵在關口。

守關袁軍人數不多,關口牢固,劉豹想要破關,也沒那麼容易。

匈奴人攻打數日,守關將士損失近半,劉豹的攻勢卻一天比一天更兇猛。

再一次擊退匈奴人,守關偏將擔憂的望著關外。

雁門關外,是匈奴人的大營。

放眼過去,黑壓壓一片匈奴勇士,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偏將名為審榮,是審配的侄子。

郭嘉征討高幹,他也隨軍出戰。

戰事結束,郭嘉等人返回鄴城,他則被留下負責關口防務。

匈奴人來了,審榮身先士卒,數次擊退強敵。

身邊的將士倒下的越來越多,他固守關口的信心也越來越小。

望著關外,正為下一次匈奴人奪關擔憂,一個士兵來到他身後:“將軍,公子來了。”

聽說袁旭來了,審榮眼睛一亮:“公子到哪了?”

“就在關下。”士兵回道。

審榮匆忙往階梯那邊跑。

正要跑下關口,袁旭陪著劉協走了上來。

“見過公子!”審榮躬身見禮。

袁旭對他說道:“見到陛下,怎麼如此無禮?”

審榮這才留意到劉協,向他行了個大禮:“見過陛下!”

劉協點頭,上了關口。

他問審榮:“匈奴人有沒有奪關?”

“已經進攻數次。”審榮回道:“都被將士們擊退,守軍傷亡太多,再來幾次,只怕會守不住。”

“顯歆來了,還用擔心匈奴人?”劉協看也沒看他,回頭問袁旭:“可有破敵的法子?”

倉亭之戰,他曾親眼見過袁旭驅使死屍。

離開鄴城,袁旭只帶數百衛士,劉協也沒覺著奇怪。

動輒漫山遍野的兇屍,哪還用得著率領大軍出征?